第119章 重组家庭的拖油瓶(15)(1 / 2)

加入书签

宋明瑾一眼认出被同龄人簇拥在中间过马路的徐茵。

他此前一度以为她成年了。

第一眼给他的震撼太大,大到盖过了那张娇艳的很难让人忽略的姣好容貌。

直到昨日在酒店,再次近距离见到她,才知道她竟然还是个学生。

一个轻轻松松把陷入窨井的车子推回平地、一招制服持刀歹徒、连过个马路都这么朝气蓬勃的初三女孩儿……

“boss?”

“走吧!”

车窗缓缓闭合,他靠回椅背,揉了揉眉心。

……

有记者提前收到消息,专程等在警局,准备给徐茵做个专访,没想到昨天在现场的学生们都来了,灵机一动,做了个简单的集体采访。

凡是被问及的学生,都把感谢徐茵放在最前面:

“当时我吓坏了,那刀子都伸到我眼前了,差一点点就……要不是徐茵挺身而出,我肯定受伤了,甚至……”

“要不是徐茵,说不定我没法参加今天的竞赛了。”

“谢谢徐茵!”

“徐茵我要向你看齐!”

记者采访完这群可爱的学霸,最后问徐茵:“大家都觉得你昨天的举动飒极了,还说要向你看齐,你有什么想对大家伙说的吗?”

徐茵对着镜头微笑地说: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前提是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作为学生,除了学习,我们还要坚持体育锻炼、提高体能素质,关键时刻除了保护好自己,还能照顾他人。”

“说得好!”

来给徐茵颁锦旗的警官,带头鼓起掌。

记者如实记录了这一幕。

这则新闻不仅上了当天的明城晚报和次日的都市早报,还上了卫视的新闻节目。

徐茵答记者的那番话,还被“共青团”点名表扬。

#见义勇为须量力而为#

#少年如你,未来可期#

两个话题,被围脖热搜直送第一、第二席位,整整挂了一天。

与新闻相关的配图是徐茵手握锦旗,与几名警官并肩而战的合影,嘴角带笑、眼里有光。

徐茵参加完英语竞赛出来,天空飘起了小雪片。

成绩不是当场公布的,过两天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县区,因此比完就能回家。

带队老师等在赛场外,人到齐就带着他们乘大巴回平潭县。

去时简简单单一个书包两套换洗内衣,回来添了两个沉甸甸的大行李箱。

“奶奶,我回来啦!”

“知道你今天回来,正等着你开饭呢!哟,怎么还有两个箱子?你去的时候不就一个书包吗?”徐奶奶诧异道。

徐茵怕吓着她老人家,没敢提歹徒的事,只说比完赛跟老师一块儿到明城市里采购了不少年货,还有一些是同学、老师送的。

东西太多装不下就买了俩箱子,反正以后去外地读书用得上。

“明城那边飘雪了呢。”徐茵给徐奶奶描述了一番明城的冬天,“咱们这儿天气倒是不错。”

“那是,平潭一向暖和。”

徐奶奶嘴上说暖和,徐奶奶依旧担心孙女穿少了。

“路上冷不冷啊?我烧了热水,赶紧烫个脚暖暖。”

“我们一起泡吧!”

徐茵前段时间网购了一个加热型的按摩泡脚桶,装好水通上电,达到泡脚的最佳温度就会自动保温。

祖孙俩面对面坐着,一边泡脚一边聊天。

徐奶奶这两天在家,慢悠悠地将屋里屋外的门窗都擦干净了。

白天天气好,把祖孙俩睡的被子抱出来晒了两天,羽绒被晒的蓬松又暖和,睡起来可舒服了。

“接下来都交给我,奶奶你好好休息。”

“我好着呢,一点都不累。”

徐奶奶治好了眼疾、又有孙女作伴,劲头十足,加上徐茵三五不时给她煲药膳营养汤喝,身子骨确实比往年好了不少。

徐茵想了想就没再拒绝,适当给老人安排点活,他们只会高兴。

次日,她难得睡了个懒觉,起来后吃了碗徐奶奶做的雪菜肉末笋丝面,元气满满地投入到年货的置办中。

徐奶奶提前问隔壁村的养猪大户订了半扇猪肉,徐茵蹬着三轮车去拉了回来,把猪肉斩成几大块,灌腊肠、炸肉圆、包蛋饺,忙了半天。

剩下连着猪蹄的小蹄髈,留到过年红烧或清炖,是本地的传统大菜。

下午把事先浸泡好的粳米,用石磨磨成米粉上锅蒸熟,趁热放到石臼里,挥着木榔头捶打。

人高马大的壮汉可能都需要大半天才磨完粉打完糕,徐茵不到俩小时搞定了,还多磨了十斤糯米粉,打了些糍粑。

当晚,她把白天录制的素材整理剪辑,配上背景音乐,做了两个vlog,一个是灌腊肠,一个是打年糕。

#真正的年味#

因此冲上直播热榜。

关注“我爱种田”的粉丝,已经破八百万大关。

徐茵决定给他们发个小福利——带他们云上游览自己的迷你草莓园。

她举着手机、拎了个小竹篮上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