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大军已至(2 / 2)

加入书签

赫连靖。

赫连靖并不像历代匈奴王那样生得健壮高大,相反的,他长得很清瘦,甚至有些弱不禁风,看上去像是生了一场大病。

他已经得知察尔敢与拓图战死的消息,他先前安插到雁门关的眼线杜敬,已没有了利用价值。

他的第一枚棋子,就这样被一个叫冯庚的叛军头领消灭了。

赫连靖一路上都忍着火,五万匈奴士兵竟然都没有拿下雁门关,还被打得那么狼狈,格敦到底是怎么带兵的?

尤其是还遇见了和中原人为伍的赫连鸿。

赫连靖眉目阴沉,这一次一定要让赫连鸿有去无回!

平原两侧的山岭上,有一队人马在暗中观察。

沈念趴在一块巨石上,手里举着千里眼,神情严肃地观察匈奴人的队伍。

即便隔着一段很远的距离,他仍能听到匈奴大军脚踏大地的声音,如雷声一样沉闷。

赫连靖带了二十万大军。

“沈将军,在那边。”谢良指着一个方向,“你看。”

沈念望过去。

在赫连靖的马车后,以数万骑兵为界线,他们带来的牛羊就在队伍的最后面。

紧跟着的,是押送粮草辎重以及作战器械的步兵。

而沈念这次的目标,正是最后的这一波。

谢良仍有些胆战心惊,“沈将军,咱们就一百人马,如何破得了这数万的步兵?这不是杯水车薪,白白去送死吗?”

沈念把千里眼收回,朝他淡然轻笑,“谁说一定要面对面对峙才能取胜?我并非要杀他们,而是要让他们不得不退兵,若真要和雁门关打起来,我也不必出关在此等待三天。”

谢良不解,目光却是坚定的。

他们这一百人,早已做好了战死的准备,既是出来了,就没想过要活着回去。

临近黄昏,赫连靖的队伍抵达雁门关。

格敦被叫去问话。

帐外的士兵听得里面传来赫连靖的怒喝声,头垂得更低,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去得罪大王。

格敦再出来时,脸上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巴掌印。

他咬着牙根回了自己的军帐。

天色黑下来,雁门关城墙上。

严志和冯庚眺望匈奴兵营,火光比前几日增加了数倍。

“看来是真的来了。”严志道,“也不知沈兄弟现在如何了。”

“沈兄弟交代过,大军抵达当日,须得比平日还要谨慎。”冯庚面色肃冷,“今夜你我轮流值守,尤其是靠近山壁两侧的位置,提防对面派人悄然登城墙偷袭。”

“嗯,我已经安排下去,无论如何,都得撑过今晚。”严志侧目去看飘扬的战旗,低声道,“若是这墙上能插上昭亲王的大旗,想必对面的匈奴人会吓得屁滚尿流。”

“昭亲王的队伍还在代县。”冯庚抬手覆在墙垛上,“谁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不出兵,成败,就在今晚,若真的守不住,你我也无愧于天地。”

严志重重点头,拦住他的肩膀重重拍了两下,“兄弟,你是条好汉。”

他没有问冯庚为什么不把他的兵全部带来,因为能否击退匈奴人,是个未知,若是全部召来,雁门关依旧没守住,那么关内的百姓只会死得更快。

能带兵来,已是不易,毕竟他们没有朝廷的粮饷,吃的也粗糙,谁的性命都是宝贵的。

冯庚也搭着严志的肩膀,胳膊挨着胳膊。

他在带兵来雁门关之前,就队部下说过,若是战死,他们可拥立新的将军,也可自行散去。

因为他要走一条更光明正大,也更宽敞的路,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严志望着对面流动的火光,仍旧呢喃着那句——“天佑我大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