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宣言,倡议,梅雨季(2 / 3)
之后通常有问必答吗?”
沃尔夫语塞片刻,而后回应:“我倒很感谢你今天没有直接约我去酒吧。另外多谢提醒,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应该都不会去喝酒了。”
托马斯当然没有下作到要把沃尔夫灌醉后问东问西。
而沃尔夫话语里所透露出的,与战争有关之类,倒也在托马斯的预料之内。
这必然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场战争必然不同以往。
关键是,沃尔夫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学术无罪,这道理他难道不懂吗?
这一天,托马斯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要说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沃尔夫确实提及了“朋友”这个词。这着实让托马斯有些高兴——看来他和沃尔夫之间的友谊,并不是他自己单方面的错觉。
又聊了一会,托马斯伸手把米娅拍醒,告诉她该回家了。
米娅睁开眼睛。
那一刻,咖啡店里灯光明亮,玻璃墙上闪烁着艺术的文字,窗外天色已经暗下来。
沃尔夫正穿起外套,托马斯一边轻轻推搡着她一边忍不住要笑。米娅迷迷糊糊地摸索着自己的外套,只觉得没有睡够。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后来,米娅曾无数次回忆着这个氛围微笑入睡。她真的好想念那段时光。
但是坚守底线的沃尔夫,认为学术无罪的托马斯,和万事不关己的米娅,他们终究会有不同的选择。
就像离开了温暖的咖啡店后,他们终究要从三条路回到家中。
*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无法违抗高层的意志,因为被战争主义洪流裹挟,所以在《宣言》上签字,就不是罪过吗?
或许吧。
但这世上还是会有一些可笑的人,为了守住内心的那点底线,做着危险且无用的事情。
同样在10月里,“光磁物理之父”普里克先生起草了反对战争的《停战倡议》,与《宣言》针锋相对。
但是最终,《倡议》上只有四人签字,分别是——
光磁物理论的提出者,阿尔巴克·普里克。
年过80的奇斯卡天文台台长菲斯克拉。
东方医学家安东。
以及乔纳斯·沃尔夫。
*
之前那个名为“新S星同盟”的反战团体,普里克先生参加过,沃尔夫也参加过,直到同盟成员大半被抓,同盟解散。
但是,那之后普里克先生仍然参与相关的地下集会,反战立场十分坚决。
而这次《反战倡议》的签字,则让他大失所望——
一个他自己。
一个在《同盟》上也签过字的高龄老人。
一个长期受调和思维熏陶的东方人。
一个籍籍无名之徒。
那些有声望的学术中心知识分子,竟几乎无人敢来签上大名。这导致这份倡议完全失去了发表的价值。
沃尔夫到场时,那惨淡的光景已经意味着他签不签字都不打紧,这份倡议已经不可能发表了。但他依然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就当给自己的良心一个交代。
几天不见,普里克先生脑门的猫耳状更加明显了。即便情绪低落,他还是和沃尔夫握了手,直言道:“如果年轻学者们都能有您这样的勇气,战争就离结束不远了。”
沃尔夫仅说了一声“我的荣幸”,对普里克先生低了低头,便匆匆离开。
那天雷声隆隆,让沃尔夫心里的阴霾又加重了几分。
永远攒不起来的钱,皮克西西先生的固执,死伤无数的战争,遮天蔽日的瓢泼大雨。
“唉……”他叹了口气,把公文包裹进大衣里,而后走进雨中。
2502对他实在太不友好了。
*
奇斯卡进入雨季,大雨冲刷过街道,四下里湿哒哒的。
如果可以,谁也不想在这种天气里出门。
或许托马斯就是这么想的。
在风雨大得可以吹倒行道树的一天,托马斯请了假,没有来上班。
这场雨是米娅出门后才开始的,但凡它再早下五分钟,那米娅可能也不来了。
她比以往迟了两分钟进实验室,依然是第二个到的。
沃尔夫先生回头看看她狼狈的模样,立刻拿了手帕递给她,不忘感慨一句:“你不容易啊。”
米娅接过来擦着脸上的雨水,谦虚道:“谢谢,我……还好。”
沃尔夫连头发都是干的,可见在雨落下来之前人就在实验室了。而且他还已经把干燥风暖系统打开了。
今天他罕见地没有立刻给米娅安排工作,只是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你暖和一会吧,仪器我来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