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定是大孝子 一更半(4 / 11)

加入书签

收一千五百钱,按人头算的。”

七娘和阿寻同时睁大了眼:“这么多!”

“都当逃户了,哪里能有钱交轻税,我看它一点也不轻。”阿寻闷声道。

“症结就在这里了。轻税虽然比均田课丁赋税轻松许多,但对逃户来说还是负担太重。所以,括户初期,逃户的人口是成倍增长的。”李白喝了口茶,继续道,“宇文融的括户变革是从关中开启的,病坊内少不得有人因为他才落得今日这步田地。”

阿寻脑中似乎闪过什么,追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七娘兴奋拍桌,抢答道:“我知道我知道!”

李白有意试探七娘是否在这方面真的有些天赋,便示意她来说。

七娘乐呵呵:“一件事情,咱们太弱小无法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闹大,把矛盾牵扯上都不敢惹的巨头,自然有人帮我们解决啦!”

李白忍不住抚掌笑了。

同时心想,七娘是如玉真公主所说随了亲生阿耶,还是自己教导有方呢?

*

宇文相公风尘仆仆从东都赶回来。

甫一回京,还没进城门,就被一伙暴民蒙了麻袋胖揍一顿。

等他摘下麻袋,只瞧见华严寺悲田养病使的牌子留在地上。

宇文相公与张说党斗,与宦官内侍也尿不到一个壶里。毕竟都是陛下的狗腿,宦官对吏治派的威胁性是不容忽视的。

宇文融捏着牌子,脑中将近日京师宦官的趾高气昂回忆一番,然后把帐记在了内侍杨思勖头上。

他要进宫面圣,痛陈暴行!

与此同时,李白也带了七娘进宫请见天子,用的理由是——

七娘的《孝经》蒙陛下天恩学通了,想亲自来谢恩。

南熏殿内。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来禀,挑起眉梢,对这小女郎要做的事情相当好奇。他还没忘《咏针》这首诗,便着七娘独个进来,预备着讽刺她两句。

七娘迈开小短腿进来时,宇文融正好跪在殿内,声泪俱下,跟陛下夸张描述一番宦官杨思勖的可憎猖狂。

李隆基扶着额角,面上有几分戾气,懒懒翻了眼皮道:“不过几个流民,何必上升高度。杨思勖在宫中护卫朕有功,你也是朕的肱股之臣。若是不满意,便将那几个人都发落了去。”

宇文融俯首:“……臣,并未见到他们的脸。”

要为了宇文融一点皮外伤,去动华严寺悲田坊背后的宦官群体,李隆基可不愿意做这种赔本买卖。

殿内一阵沉默。

七娘今年满七岁,已经逐渐脱了奶气,一进去见了礼,便抢话道:“陛下,前几日您罚我抄《孝经》,真的很有道理。我一下子就开悟啦!”

李隆基笑了:“学到什么了,给朕说来听听。”

七娘今日的任务便是拖时间。

她把自己和李白抄的《孝经》一页一页全都摊开在大殿,这才嗓音清亮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宇文相公今日被人打伤了,就相当于不孝,这可是天大的委屈,陛下教我学好《孝经》,您肯定比我明白。”④

李隆基忽然后悔叫她进来。

七娘却没有就此打住:“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您是天子,我听书上说,天子之孝能教化天下百姓。”

“那您这位大大的孝子,定能处理好这点小事吧?”,

若是他二人,或许会有办法。

*

李白的办法还是七娘提醒的。

一群人蹙眉围坐,想不出好主意,李白正打算大朝会上公开进谏,七娘忽然歪着脑袋道:“贺阿翁跟我说,他前头那位户部侍郎要回京了,他担忧呢。”

李白眼前一亮。

是啊,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宇文融回长安了。

提起宇文融,率先让人想到的便是“劝农使”三个字。

开元九年,那场空前绝后的检田括户变革,让大唐许多交不起赋税的逃户变得逃无可逃。一直持续到开元十三年二月,宇文融以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的身份,将监察权与财务行政权集于一身,“劝农使”的职务才暂且告一段落。②

七娘他们在安陆见到的彭家佃农,也是在开元十三年之后,才在江南淮南一带慢慢出现的。

从整个大唐财政的角度来看,宇文融总领计薄,还独立于群臣之上行使监察权,实在是有些可笑了。因为这意味着他若贪腐,将成为朝廷最大的蛀虫,却无人可鉴。

陛下放任此人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坐了两年,忽然清醒过来。这才趁着今年开年后,派宇文融出使东都检田括户,而贺知章适逢醉酒,正好捞了个户部侍郎当当。

原本李白还不满于御史台针对贺老。如今仔细想想,才回味过来,此事应当是张大相公离世前的安排。

张九龄和贺知章,都是张说一力提拔上来的“文学派”骨干;

而宇文融、李林甫则为“吏治派”。

这两派的治国能力并无高下,区别在于文学派恪守士族道统与责任感,忠于皇帝,却更忠于体制,在某些情况下皇权需要向他们的“道”让步。而吏治派就是绝对的皇权狗腿奴才相了。③

从内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