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一百三十二章 科举制度(3 / 6)
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为进士科加试帖经、杂文,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远射、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摔跤、举重等。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唐代制科科目多达一百多个,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等等。应制科试者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科举及第者,现任或罢任官员也可参加。
唐朝科举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的确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唐文宗时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门贫士,早年甚至吃不上饭,向人求食,他们都是通过进士及第入仕的。这些寒士显达后多拉拢同类,如李逊、李建兄弟“家素清贫”,举进士而得高官。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建知贡举,“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科举放榜后为学子们举行的庆祝的宴会,在唐代、五代、宋初称为闻喜宴,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开始改为在琼林苑举办,因此这场宴会又被称为是“琼林宴”。
陆垚想到这里,不由得已经开始有些头大了。虽说自己有着穿越者这个身份的优势,只不过,跟一些这个时代的穷酸文人们凑到一起,陆垚真觉得到时候恐怕自己会坐立不安,估计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不过好在,至少欧阳修、苏轼苏辙应该都会出席,到时候陆垚还是找一些自己熟悉的人跟他们聊天吧。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唐代科举考试有两级(即地方州县的发解试和中央尚书省礼部的省试),宋初承袭其制。开宝六年(973年)以后,宋朝将天子亲临殿试变成为定制,州县发解试第一名自唐以来即称“解元”,中央省试第一名宋代改称“省元”,殿试第一名方才称“状元”。“连中三元”遂称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愿望。殿试时皇帝一般并不亲自阅卷,事实上仍由各考官阅定等。考官所取定的名列前茅者,要送呈皇帝“御览”。皇帝控制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后,新进士们即成为“天子门生”。
应该说,陆垚最后的目标,就是成为天子门生,也就是,通过殿试。当然,若是能走到这一步,也就意味着,他自己一定会取得科举及第的成绩。
虽说在陆垚看来,这次的考试是一个开卷考试,自己有着充足的时间去做准备,不过,也不要小瞧了那些为了这次考试准备了许久的其他考生。更何况,这些人的压力,比起陆垚来可能要小上不少,对陆垚来说,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有陆府的地位,都和自己这次科举考试的成绩息息相关。
弥封、誊录,时北宋对科举制度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记录封贴起来,又叫做“糊名”。糊名之法最早出现在唐朝,唐初在吏部诠试授官时,所试判文,即用糊名考校之法。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知贡赵上交首次在进士考试中采用糊名弥封的办法取士。
考生姓名弥封后,考官仍能认识其笔记。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设置誊录院,殿试卷子一律派专人抄录,然后试官审阅,此后省试、发解试也次第推行誊录制度。此外,北宋还进一步加强了科场纪律,实行严格的搜身法规,考察内兵卫罗列,巡行监视。北宋时举子入场挟带作弊之风颇盛,举子“重裘而进,便于怀挟”,“挟书为奸”者颇多。北宋力求堵塞各种权门舞弊之徒,自然要严肃考场纪律。
这些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后期,此种方法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变,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好在,赵祯这个时候,这种监考制度还是执行度非常高的,至少在陆垚这次考试过程中,想要作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陆垚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欣慰的,别的不说,就拿现代的大大小小各种考试来说,作弊者真的是不计其数,从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最出名的,就是所谓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了,直到现在,每到考试的前一个月,甚至于两三个月前,各个学府的门口就总会出现这么一帮人,会小声的问你,四六级包过,需要么?
又或者,每个教学楼内,也都开始有小广告的张贴了。
虽说科技在进步,但是这些投机取巧者们的手段也在进步,现在看来,古代的这种考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监考的严厉程度可要比现代的考试要严格多了。
最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