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番外二】糟心的老好人皇帝 同情贪官……(1 / 3)

加入书签

“不知他们要辩多久。”霍去病有点着急。

小刘据也急, “这要是多耽搁一分,西域那边坚守的将士们就多危险几分了。”半年还没有得到援军的支持,疏勒城里的将士们应该撑得很累了, 现在信已收到,瞎耽搁啥???

两颗童心对着仙幕开始瞎着急。

观看视频的人自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定要救助,因为他们知道耿恭他们还坚守在西域。

但汉章帝一朝的想法,刘彻这些大人更能理解,在很多人看来,专人专兵专后勤就为去追那虚无飘渺的可能性,不值得, 尤其在收到来信时已是半年后。

【那时的中央朝廷很多人不想救,他们觉得去救那简直就是浪费人力物力, 毕竟那么远的路途,等援军到达耿恭等人早就尸骨无存了。

但那一部分想救助的人,虽少, 但话却震耳欲聋。

《耿弇列传》记载,有一名叫司徒鲍昱的人道:“今使人于危难之地, 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 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将士们在外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君若不救,大汉帝国则冷英雄热血,对外是放纵蛮夷暴行,对内是令群臣寒心。下次何人敢为民为君为国付出自己的身心?】

小刘据与霍去病一起眼睛放光, 疯狂点头,只觉得此话颇有振聋发聩之感:“对对对!就是这样子!”

“今若不救,以后将人人存私心,难聚华夏团结之魂!”

【以‘凡我华夏子民,虽远必救’制敌,何敌不摧?

以‘雷霆之势’救难,何难不克?

朝廷对百姓应当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怀必诛必救之心,必能慑敌服众!1】

“所言甚是!”在场的人无以不为这一段振奋。

不去,就是张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公元75年冬天,刚一登基的汉章帝立即派遣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国军队,共七千人进行救援,他们冲锋数千公里赶到柳中城,打败藩国的联军,又跋雪山涉雪水过天山到疏勒城。1】

仙幕上再次出现一开始的将士们翻阅雪山的视频,随即,这一段又被画上大大的叉。

正待观看的众人觉得疑惑时,仙幕道:【实际上海拔七千四百多米的天山是如何被将士们翻越的,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能知道他们在疏勒城胜利会师,幸存的将士们‘开门,共相持涕泣’。】

【被救助时将士们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救助时尚有二十六人,但至玉门,却仅有十三人。1】

【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却卒全忠勇,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可谓是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不为大汉耻。

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这是将士们的热血忠魂!1】

众人终于情不自禁地开始鼓掌。

“说得极好,此次救援即使失败又如何,即使注定失败又如何?这是大汉在向天下人宣告中央朝廷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他战斗的勇士!”

“若千万国人能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统世界必不远矣!”汲黯被这句话震了心神,只觉得读起来仍荡气回肠。

刘彻很开心,汉章帝看样子确实是一个好皇帝,一个为民为国的好皇帝,“不愧是能和汉明帝一同开创明章之治的皇帝,果然厉害!”

汲黯与刘彻的目光对上,两人不得不承认这皇帝确实是可造之材了。

【除了以上的军事和法令,汉章帝在位的很多政策其实只是沿袭前朝,没什么大变动。

不过他其实对历史还有一个影响,召集了白虎观会议。

这是一次集各级大夫、儒生们召开的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让儒家思想成为汉朝君主乃至于之后两千年的的统治思想支柱。但因为儒学学派多样,也造成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

汉宣帝曾召开的石渠阁会议有加以统一,不过经过后面的百年内乱还是让这些儒家歧异再次抬头。所以汉章帝在建初四年曾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修缮儒学。

只不过这个东西吧,对于崇尚政治强人而反感儒学的网络史学圈子来说……很多人对这方面还真是不感兴趣1。】

在场的的众人:“…… ”

虽然很不好意思,但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对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兴趣。

刘彻本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想披一层儒家皮行法家骨,他对儒家学说的发展只能说——能利国就好。

他看向汲黯。

汲黯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拱手道:“陛下,臣崇尚道家学说。”

他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就喜好清静少事,常常是放手让得力的郡丞和书吏去做,只要大原则对就好,并不苛求小节。

仙幕在对于汲黯的这个做法一定能想到一个词——躺平式领导,然后再翻阅下史料查到汲公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