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 当夜,两人为了不把消息漏……(2 / 2)

加入书签

摇头,解释:“就是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

“…娘,你闻到没有。”

张氏闻言皱了一下眉头,有些嫌弃的目光一闪而过,低声道:“你离这人远点,瞧着人模人样的,也是污糟得很。”

“知道了。”

刘意若有所思的应了下来,不等她们再说话,牛车便渐渐的动了起来。

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第一次坐牛车的刘意惊讶的发现,其实牛车的速度也不慢。

虽比不上以前电视剧里看马车跑得那样的快,可也是比人走路快的多了,而且也不怎么颠簸。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就看到了一处石头砌成的城墙。

过了城门口衙役的盘问,里面热闹的很,走街串巷的小贩,沿街摆着的地摊,青石板的地砖,古香古色的房屋和木楼,看得人是眼花缭乱的。

一进了城,谢相公就下了车。

牛车沿着从城门口进去的主道行驶,两旁的地摊上或是卖甜水的,或是卖包子馒头的,还有的是馄饨,汤圆这一类的,总之到处都是。

若是前面没有摊位的,那都是后面沿街的铺子里自己有卖的,所有才不使外面挡路。

两层高的木楼多是支桌招客的赌坊和茶水铺子,远远望去,里面竟有搓麻将的。

这时候也叫叶子牌,还有一些打长牌的,一些铺子老人居多,一些则是年轻人居多。

当然,民以食为天,各种的食肆也是不少的,有大的,有小的,一路上看过去,竟是不比现代的好些地方差在哪里。

刘二送柴火的地方是龙门镇最大的客栈,这个客栈不仅提供吃饭的地方,还是给过往行人住宿的地方。

地方也挺大,位置也算是在龙门镇的中间,四周都是吃的玩的地方,妥妥的算是当地的黄金旺铺。

刘二到了地方,就把车子停了下来。

回过神来的刘意见车停了下来,赶紧跳下去,接过张氏怀里的刘小女抱着,让对方慢慢的下车。

刘二过来,见她们已经下了车,便赶紧说道:“嫂子,我就在这里拉客,送货,下午回去的时候你可要早点过来,天黑了路可不好走。你也知道晚上赶路的危险,不管找没找到六哥,你可都要早点过来。”

“你放心,我晓得的。”

张氏点了头,见客栈里的活计都催了刘二好几回,赶紧说:“你快去忙就是,我们自己晓得。”

“那好——”刘二心里也着急,可看了刘意手里的孩子,想了想又说:“从右边的路过去,你找个人问问,那边有个杨大夫,听说治病很有一手,你先带着两个侄女往医馆去是正经的。”

“二叔放心吧,我跟娘一块儿。”

“行,有事回来找我。”

眼见那边活计等的不耐烦了,刘二匆匆的嘱咐了,就赶着牛车往平安客栈的后院去了。

张氏第一次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到镇上,见刘二走了,一时也有些局促和不安。

刘意见她手足无措的扯着本就皱皱巴巴的上衣摆处,赶紧提醒道:“娘,咱们先顺着右边路过去悄悄,到时候再问路。”

“也好。”

张氏咬牙点了头,伸手接过刘小女,跟着刘意走。

一路上,刘意都在不停的观察两边的铺子,想要寻个当铺把游戏里得到珍珠给变卖了,也好救一下急。

这法子其实是很冒险的,毕竟不明不白的拿出珍珠,很容易被怀疑是偷的,要是别人告了官没法解释,就真的倒霉了。

也就是刘家实在是太穷了,早上出门的时候她就隐晦的问了张氏今天带了多少钱。

哪晓得张氏苦着脸骂了半天的刘老汉,最终才漏了口风,最多恐怕也就5钱。

这个时代银子的兑换率应当是:一两银子=10钱=1000文(铜板)

说起钱这个事,就不得不提一下让刘意困惑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聊斋这个作者生活的朝代有关,很多东西都可以套用明清时候的物价。

可之前她问了张氏,又得知这个国号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而是一个叫做大魏的国家。

路上刘意问了一个行人,得知了医馆的位置后两人就匆匆的往医馆而去。

“这孩子这就是睡得沉了点,让她睡饱了自然就醒了,这倒是不妨事,就是身体上其他的毛病有点多。”

老大夫罢了脉,摇了摇头,想说点什么,又瞧见张氏母女两衣服上,补丁比完整布料还多的地方,最终只是叹息了一下,说:

“她的脾胃已经伤了,脉息很弱,需要好好的调理,不然只怕…”

“那您看看,给孩子吃点什么好?”

张氏看了病床上的刘小女,犹豫了一下,最终咬牙问道:

“不晓得您这诊费是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