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游说不可能成功(2 / 3)

加入书签

军揍得抱头鼠窜。

自民乱开始后,竟然只有李世民在打胜仗。这就给农民起义军首领脑海中植入一个念头——不能被唐国公府的李二郎、李三郎盯上。

人的求生欲,会督促他们改变,让他们学会约束手下。

“但如果不屠戮百姓,他们要如何搜集粮草?”李玄霸嘴角上翘, “就只能去向富户‘求助’了。”

李世民叹气: “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按照常识,农民起义军应该“杀富济贫”。大部分时候却正好相反。

豪强都有家丁和高门厚墙,再加上魏晋南北朝过去没多久,有些豪强甚至还有坞堡。农民起义军如果要抢掠豪强,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对世家豪强有天然的畏惧心,即使他们揭竿而起,也会尽量绕着高门大族的门扉走,不愿意得罪“德高望重”的士人。农民起义军大部分时候都是通急了揭竿而起,没有理想没有纲领。他们当然只会挑软柿子捏,去抢夺与他们一样的平民百姓的活命口粮。农民起义军是没有后勤储备的,都是以战养战。如果他们不屠杀平民百姓,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被逼着对豪强世家动刀子。

“谈判、勒索,或者强攻,只要他们得到一次甜头,发现那些高高在上的豪强世家也不过是一刀就能砍死的凡人,他们就会放弃对平民百姓的掠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李玄霸道, “平民百姓家中那点粗粮,怎么比得过豪强世家粮仓里的酒肉?”

李世民用手遮住眼睛,长叹一口气: “弟弟,我们也是豪强世家。”

李玄霸认真道: “我们是他们打不过的豪强世家。”

李世民: “……好吧,你说得对。”

李世民唏嘘道: “当他们对豪强世家动手,你就可以游说他们……那你还游说他们做什么?他们不是已经动手了吗?”

李玄霸伸了个懒腰,继续算账,一心二用道:“没有理想、没有纲领的动手,只会给豪强世家造成一丁点小麻烦。他们主动点燃了小火花,我才好给这朵小火花里加点油。”

李玄霸切换心声:【比如‘打豪强分土地’,比如‘义军来了不纳粮’。】

李世民眼皮子猛地一跳,从坐榻上爬起来: “喂喂,你这么说,会不会火烧到我们都灭不了的地步?”

李玄霸:【不会。二哥,你说他们队伍中有多少会识字算数的人?】

李世民想了想,犹豫道: “不知道,但肯定不多吧。”

李玄霸:【是的,不可能多。以行军打仗的后勤安排为例,管理者不会识字算数,人一多就会混乱。】

李世民道:“不止后勤。行军途中如果不会识字算数,战术安排也不容易。我只有三千人,路上安排多少个厕所炉灶都是麻烦事。”

李玄霸:【所以你知道为何他们就算声势再浩大,火焰都会熄灭了吗?】

李世民思索了一会儿,叹息道: “士人不会支持他们。”

李玄霸出声道: “嗯。”

隋朝虽然已经有了纸,但纸张仍旧很贵,书籍十分贵重。再加上魏晋南北朝的乱世让民生凋敝,百姓连活下去都难,怎么有机会读书识字?知识文化只在豪强世家中传承,寒门庶族还未崛起。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已经打下的地盘,没有读书人是不行的。

一边是与他们同阶层的唐国公府,一边是泥腿子,你是士人,你选谁当领导?

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原本被自己踩在脚底下的人突然爬到自己头上,更别说他们还打出了“打豪强、分土地”这种严重损害自己利益的旗帜。李玄霸在火堆中浇的油会让火焰更加旺盛,也会阻断农民起义军转变成新生统治阶层的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生产力不发展,读书识字的人就不会增加;只有饿不死才有闲心去思考人生,只有读书识字了才能从前人的智慧中总结出自己的路。

虽然封建王朝都歌颂汉唐,但经济都是往前发展的。明清这两个封建制度快落幕的时代,实际上经济比汉唐时期繁荣许多。

说句后世政治不正确的话,若论经济,清朝才是封建时代的巅峰。它的人口规模是前朝不敢想的。而且这不是什么营销号所说的土豆番薯玉米的外来作物的功劳,而是封建时代的积累,劳动人民的勤劳,两个

大一统王朝几乎无缝切换所积累的财富。

而正因为明清的经济繁荣,扩大了知识分子群体,才能造就一群先贤思考自身,思考未来,继而推翻已经腐朽的王朝,找寻一条全新的路。

现在生产力的积累还远远不够,甚至连封建时代的黄金时期都还没有到来。所以农民阶层的愿望注定会破灭。

这就是时代局限性。

李玄霸一边拨弄算盘,一边慢悠悠在心声中给二哥科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李世民听得在榻上不断抱头打滚。

他都还没当上皇帝呢,怎么就要听皇帝都没了的未来了?

以前的皇帝们都只是担心自己的王朝覆灭,后代当不上皇帝而已。阿玄倒好,直接和自己说“皇帝”本身都会消失了。不过听完李玄霸的科普后,李世民对后代的忧虑倒是减轻了不少。

反正皇帝将来都会消失,那么区区一个唐朝消失了就消失了。至少唐朝还能给后世人留下一个美好印象,比起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人人喊打好。李世民滚完之后,捋着自己一头乱毛道:“我有点同情那群乱民了。”

李玄霸没回答。

李世民问道:“你让他们和豪强世家拼命,虽然能让豪强世家得到震撼,将来会收敛一点,让唐朝的百姓好过一点,但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