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入金陵(3 / 3)

加入书签

汴州。

只是她心里还是很担心,汴州那边把守森严,恐没有金陵这边风平浪静,她往金陵这一路,几乎是畅通无阻,甚至金陵城门守卫竟只是随机拦人排查,大部分的时候,来往之人皆出入自由,未见异样。

她也只能安慰自己,至少在金陵地界,能安生一段时日了。

自金陵南门入,需穿过几个县,方得以从东门出,到达汴州西门。

金陵地势平坦,据陵山以南,左靠邯临,北临榆关,因邯临、榆关地势多为山地,金陵倒像是被半围着的一片洼地,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

金陵除了茶业繁荣外,矿藏也十分可观,煤、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冶炼工业发达。

因图璧京都远在珣阳,不便直辖,便由金陵本地官府依实况进行置点、设官并签户生产,但也仅限官府直营,禁止私人设冶矿洞、私炼器帑兵器等。

金陵气候适宜,地势又极利于种植水稻,原本农业也算发达,本地农户居多。

但自频繁发现矿藏后,君亦止事出从权,因地制宜将金陵划分为二,将农业种植统筹规整到西南方毗邻乾州沪西一带,气候地势差异不大,农户进行稻田耕作也并未受太大的影响,每年粮食产量的差额,便由其他主种植的地区补足。

而冶炼业兴起,最直观的收益便是每年课税额高达几万两白银的增项,以及因官营冶炼场产生的巨大用工潮,官府建冶炼场解决了大量流民、贫苦人家的生计,百姓纷纷转农为匠、工,投入道冶炼掘矿中,虽辛苦却能比从农时得到更多的工钱,且无需自负盈亏。

此举使得金陵的底层百姓皆乐于此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