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626 刻意隐瞒(1 / 2)

加入书签

凌云鹏必须阻止这两拨人见面,于是他对赵锦文说道:“老师,不用麻烦齐恒他们了,我们自己回上海就行了。万一风声紧的话,我们可能在途中多待几天,什么时候回到上海可吃不准,而这一圈路程长,时间久,你那儿万一有情况的话,齐恒鞭长莫及,还是让齐恒待在上海吧!”

赵锦文听凌云鹏这么一说,沉默了片刻,同意了:“好吧,那我通知南京站的人护送你们到南京郊外,你觉得哪里比较适合你们会和?”

赵锦文觉得凌云鹏的话也有道理,便提出让南京站的同仁护送凌云鹏他们出南京。赵锦文不仅是上海站站长,同时也是江南区的区长,江浙沪三地的总负责人,所以他是有这个权力的。

凌云鹏听赵锦文这么安排,当然是无法拒绝的,毕竟南京站的同仁是老土地,由南京站的人护送他们几个离开南京这块凶险之地,赵锦文才能放心,也才能安心。

凌云鹏想了想,回答道:“老师,要不就麻烦您通知一下南京站,让他们在鼓楼附近候着。届时,我会在鼓楼那儿停车,车牌号是0186。”

凌云鹏当然不能告诉赵锦文,其实他们几个跟南京站的许多同仁都已经是熟识了,他完全可以自己跟南京站联系撤退事宜,但他觉得没这个必要,何况康钧儒已经安排我方人员在滁州接应他们了,所以他并不想让南京站插手此事,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现在赵锦文已经开口了,他当然不能拒绝赵锦文的一片好意,好在赵锦文只是让南京站的同仁送到他们郊外,这样就可以避免国共双方人员在滁州碰面了。

凌云鹏之所以不让赵锦文知晓他与南京站的同仁是熟识的主要原因乃是军统的家规,因为未经上峰批准,私底下与其他站的人员往来可是犯了军统的大忌,也会让赵锦文对他与南京站之间的关系产生猜疑。

所以,尽管凌云鹏在南京的这些时日,屡次救南京站的同仁于倒悬之危,但他不仅从不向赵锦文谈起这些辉煌的成果,而且还刻意隐瞒了他与新南京站的同仁之间所结成的兄弟情谊。

只是在向赵锦文汇报,他是如何得到肖亦枫的那份滇西作战兵力部署图时,告诉赵锦文原南京站站长吴敬磊还活着,而且还是吴敬磊助他一臂之力,误打误撞,意外成就了一起苦肉计,让他顺利地打入绥靖司令部,接替了肖亦枫。

凌云鹏对吴敬磊充满了敬意,也对他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他希望吴敬磊能得到公正的对待,所以他恳请赵锦文将吴敬磊的事迹上报,不仅还吴敬磊清白,也让吴敬磊得到了重庆方面的认可,并授予嘉奖。

而之后,他们协助吴敬磊铲除出卖原南京站叛徒苏其昌和新南京站的叛徒范耀东之事,凌云鹏倒是向赵锦文如实汇报了,因为此事他需要赵锦文的帮助,当初他就是通过赵锦文通知总部,总部再通知武汉的同仁,在肖亦枫老家秭归安排了人手,在肖家祖坟那儿竖了一块肖亦枫的墓碑,以证实他确实曾回老家替兄长操办后事,他这才瞒天过海,躲过吉冈三郎和佟博涵对他的怀疑。

而他搭救朱明远和他的新南京站一事,他就刻意瞒着赵锦文,尤其是当朱明远的新南京站遭到范耀东的出卖之后,凌云鹏立即将朱明远的手下转移至上海,在他的那家宏宇修理厂暂避,从而让南京站躲过了一劫。当时凌云鹏是冒着这处秘密安全屋有可能被暴露的风险而搭救南京站的同仁。所以这事他不想告知赵锦文,免得遭受一顿斥责,而且可能对他插手军统其他大站事务也心存不满。所以在这件事上,凌云鹏对赵锦文不仅没有事先请示汇报,而且也没有先斩后奏,他索性来个只斩不奏。

事实上,自他被局座派来南京执行偷天计划的这一年多里,他不仅出色地取代肖亦枫,打入作战室,成为了少校参谋,凭借着这有利的身份和职位,收集并传递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情报,而且他与军统南京站之间也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的关系,大家也都互帮互助,例如在秦守义被怀疑是刺杀原南京站的叛徒苏其昌的凶手后,满大街贴满了秦守义画像的通缉令,且由于傅星瀚的玩忽职守,秦守义有暴露的危险,一度让秦守义无法隐匿在老宅里,在此危急时刻,凌云鹏只能求助于新南京站,朱明远二话不说,鼎力相助,最终秦守义在南京站情报处处长施浩洋那儿的据点——吉祥旅馆安顿下来了,也算是躲过了一劫,同时那儿也成为凌云鹏与南京站联系的一个渠道。

此外,他与新老南京站的两任站长吴敬磊和朱明远都关系密切,并为朱明远的新南京站的重建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这让吴敬磊和朱明远都对凌云鹏感激不尽,三人也成了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的好兄弟。

但这一切凌云鹏都对他的恩师赵锦文刻意隐瞒了,当然他的目的并非是想要收买人心,暗地里扩充自己的势力,以便将来能有足够的资本与赵锦文分庭抗礼,或是抢班夺权。其实凌云鹏若有私心的话,根本用不着这么费尽心思,因为凌云鹏早就成为赵锦文内定的接班人,且赵锦文早就有退让之意,希望他的爱徒能尽快接他的班,远离危机四伏,死生难料的

凌云鹏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很纯粹,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抗日大业,在他的心目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