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粮食换技术(3 / 3)
?先提前说好,国家机密不换,数量过于庞大不换。我们也不是专门的粮商,东西太多引人注意不说,我们处理起来也麻烦。”古斯塔夫正色道。 程诺一边小心把地图收好,一边说道:“两个要求。” “哪两个要求。” “第一个就是你们的钢铁技术,详细点说是炼钢和轧钢技术,中间需要配套的炼钢设备,比如化铁炉、炼钢炉等等,有多少来多少。” “这个我先考虑考虑,再说说第二个吧。” “其实第二个更简单,就是我们想成为贵公司在远东的唯一军火代言人!” “什么?!”古斯塔夫吃了一惊,不解道:“虽然李先生是我们克虏伯公司的大客户,但那只是大清朝时期,眼下远东并不是我们公司的主要军火市场,也并没有跟这些国家直接交易,毫无经验可言,你确定要这么做?” 程诺认真道:“所以对我们而言,这就是一个空白市场。” 古斯塔夫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道:“眼下我们德意志的军火订单都忙不过来,实在是没有过多的力量和精力,去开拓新的市场。” 程诺笑笑:“不用这么着急,这个只是战争后要考虑的事,无论贵国胜利或失败,都会意味着将失去国家订单,进而生产极度萎缩,到时候你们就会需要这批订单来续命了。” 眼下国内虽然有有 29家兵工厂,其中只有 8家能自行制造军械,其余大都是修配厂的性质。 因此德国货一直是各大军阀的心头热。 而程诺就是想借一层外国皮加克虏伯唯一代理商的身份,来钳制国内的军阀。 进而给军阀们一种科学院是由外国人创办的假象,威胁科学院就是跟军火过不去,也就是跟自己的地盘过不去。 此种关系是复杂而多种多样的,包括利用合法或非法的政治机构、地方和市区的权力机关、盗匪或散兵游勇,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种种关系。 在军火买卖过程中,还包括交换军事情报、工作人员等。 这也是程诺看中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