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绝嗣老头(33) 吾皇恐怖如斯啊!……(1 / 2)

加入书签

后来还是四公主劝说了几句, 这才让人去牵了条狗过来,试了试地上的饭菜。

一开始那狗儿还吃得挺欢,吃了一柱香的工夫, 就四蹄一软, 直接就倒在了地上了。

虽然摸着身体还是热乎的, 可怎么摆弄都醒不过来!

这要是让她们娘几个吃了,那不都得昏迷不醒,任人摆布了?

等再一审姓张的内侍,知道了这伙人所谓的大计, 那越发的是三伏天里照头顶浇了一桶冰水下去,给冻傻了!

关键她们还不知道陛下在围场究竟怎么样?

会不会真的已经中了暗算了?

毕竟,陛下是位承平之主, 打从即位以来也没做过多雷厉风行的事, 也没经过什么坎坷, 年纪又大了,还是在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

哪怕是三公主说了好多次,是父皇命她进宫来盯住张内侍这个不安分的, 张内侍身边也有父皇派过去的眼线,也还是没让贵妃完全放了心。

谁让三公主向来在宫里就是鲁莽就是愣, 压根不受陛下喜欢的人设呢?

她说得再振振有词, 也架不住事态重大,性命交关啊?

要知道陛下若是有个闪失, 这宫里所有的人,包括她这个后宫里位份最高的, 那可就全都完了。

阴谋夺位的新主,难道还会对她们这些前朝妃子客气不成?

然而方平围场那边消息还没传过来,她一个内宫妃嫔, 又没法子做什么。

还有她唯一的亲外孙季殊,也不知道是不是平安……

华贵妃这颗心啊,就像是被油煎似的。

等陛下从围场摆驾回宫的消息终于传到宫中,华贵妃那是喜极而泣啊!

拉着大公主和四公主两个人足足在佛前跪了半个时辰的经。

十天后,陛下一行终于回到京城。

跟着回京的,还有一位罪大恶极的逆贼洵郡王。

圣旨当天就下了。

洵郡王身为主谋,本是罪大恶极,处以极刑也不为过,念在其身为宗室近支,赐其绞刑全尸。

跟随在洵郡王身边参与谋逆的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也是通通处死。

洵郡王府里的子弟及女眷,都废为庶人,子弟成年者永久圈禁,看守皇陵。未成年子弟和女眷流放边疆。奴仆官卖,家财抄没。

洵郡王最害怕的终于成真,近百年,好几代洵王的积累,先不提田产铺子,光是金银,加起来就有八十多万!

八十多万啊!

整个大业朝去年的税入,才不过三百四十五万两银子!

光他一家,就能贡献出近四分之一!

而他家的田产,按着大业律来说,有一万亩。

然而这家人成婚生子,子又娶媳,媳又生孙,生生不息的,每人名下的田产又少不了,林林总总加起来,那就是三万亩。

至于铺子,不算那些外地的产业,光是京城中的,就有五十多间,还都是位置不错的。

司静航拿着查抄来的清单,嘴角微微扬起。

本来他想在朝政上搞出点动作,正财政紧张呢,这不是瞌睡就送来了枕头么?

把田产和铺子都卖掉的话,这家就直接给贡献了一整年的税收啊!

有趣的是,虽然洵郡王的暗算计划里,是刺杀老皇帝,嫁祸恭郡王,但既然刺杀失败,恭郡王险险逃过一劫,那位听命于洵郡王的七弟,是作为党羽处斩了,并没有连累恭郡王。

但从围场回来的恭郡王,却是已经被吓破了苦胆,直接躲在自家卧房内三天都没敢出去。

直到听说了洵郡王府被处置,自家王府侥幸逃过的消息,这才敢出来见人。

从卧房里出来的第一天,洵郡王就献上奏本,表示自知才德平庸,以至于无力约束庶弟,惭愧无地,听说陛下整顿工部,急需银子,因此自愿将府中存银十万及二十顷地献上云云。

这一顷地就相当于一百亩地,二十顷,可不就是两千亩地?

京城郊县的地本就比外头的地要贵上不少,而且越好的地越是有价无市,普通老百姓那简直是想都别想。

恭郡王都这么自觉了,司静航还能不收么?

不客气地收下了这些赎罪之财,司静航难得地派钱公公到洵郡王府传了口谕,象征性地勉励了恭郡王几句。

恭郡王府上下,这才算是彻底地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恭郡王妃庆幸之余,想起送出去的那些银子和地,又十分的肉痛。

要知道恭王府里庶支太多,当初把庶弟们分出府的时候,就没多少现银,顶天了十五六万。

这些年恭王府的日子过得本就不如另外那两家王府,这一下子又出去十万,若是今年田产铺子的出息再送来晚一些,账上可就只有几百两了!

更不用说本来地就不多,一下子就去了五六分之一,那田产出息自然也要比往年少啊!

听到王妃的抱怨,恭郡王连连摆手。

“你快别提银子和地了!”

“这点东西能换咱们王府安稳,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你怎么就不想想,当初朝堂上那些个大臣们,天天在陛下跟前提三王,他老人家能不怀恨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