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第119章 小酒坊大生意+意格局打开(1 / 2)
李睿昨天回去的时候, 整颗心略寒,原因无他,百安村、苍海森林公园与严小雯合作, 利益分配,后续持枪导游等安排, 他们一概略过他, 悄悄把事情给办了。
这算什么?
是群众眼里没他这个干部吗?
想他下乡工作以来, 田间地头, 屋里屋外, 哪里没有跑过, 各种做工作,了解情况,向上要政策,沟通林场租用山林,他图啥?
还不是想要大家多赚点钱, 过好日子吗?
李睿很憋屈。
躺了半宿想不透,李睿索性低头, 发消息跟老爸聊工作。
老爸经验丰富, 他取点真经也是应该的。
他//爸回复简单, 一语惊醒梦中人,“山林是林场嘴里的肉,百安村跟林场斗了这么多年,还有可能取回这块肉吗?吴恕依旧在系统里发挥余热。你说群众眼里没你这个干部, 那你有没有想过百安村的立场?”
李睿一点点琢磨, 快天亮的时候,终于想明白。
百安村的基层工作应该怎么做?
首先,要摆脱“一心为你好”的思维模式;其次, 它明显不符合没有致富门路,而导致贫困的乡村建设模式,更需要领导干部贴合实际需求,思维变通。
所以,他应该做什么,才能融入本地,带活乡村经济?
当说不说,严家在百安村太特殊,多少有点精神支柱的意思,再加上严小雯与村子合作项目、入股等事宜,两者间的经济捆//绑作用开始显现。
他如果想做好基层工作,还得是从严家入手,先支持,再扩大事业。
隔壁镇长刘志新跟严小雯合作小龙虾,现在经济搞活了,客流量回落以后,进入平稳期,听说有些整租不了百安民宿的游客,转去整租苍海镇的房子,镇子上的年轻人变多,消费群体开始年轻化,他们莫名其妙凭借旅游地产赚了一笔,并且是持续稳定的收入。
没道理他近水楼台得不了月啊。
李睿之前工作开展不力,不代表他不懂变通,转换思路以后,他立刻抓到一个突破口,严小雯在预售灵芝蝎子酒以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酒厂承接项目。
他是不是可以推动,把这个事情做下来呢?
“李书//记,有好地方推荐?”严小雯问。
严小雯的蝎子酒定价贵,找合作也是大酒厂,大酒厂的意思是,她要么买定制酒,要么去小酒厂自己拿基酒,反正她做的是药材泡酒,何必那么兴师动众。
单独为她的酒开条新工艺生产线,那是绝//对不可能,知道一条生产线多少钱么?
不止费钱,还费时间,以12987工艺的大曲酱酒为例,走完全流程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且不算,窖藏3年以上方得面世。
酒厂方面认为泡药材的酒,只要是白酒就行,不必要在意那么多,实在不行,直接购买高//档白酒进行浸泡,找酒厂的客户主要冲着低价,压低成本。
严小雯的诉求,他们没有办法满足。
然而从严小雯的角度来讲,5千瓶酒,是5条小生命在治//愈人类,她不想用低劣的酒水终结它们的生命旅程。
没别的原因,就是感觉受到了侮辱,想要给它们开发一款专属的基酒。
李睿说:“可以考虑小酒坊吗?”
“嗯?怎么说?”
严小雯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在她的设想里就没考虑过小酒厂,更别提是酒坊了。
李睿来之前,已经把手续这些都调查清楚了,只等严小雯同意,就可以进入生产,“咱们勉人村落有酿酒的老传统,相关营业执照也是齐全,小酒坊生产5千瓶酒,够吃一整年。”
既然百安村的经济跟严家捆//绑,不如捆//绑多一点,想通以后,李睿梳理严小雯发包//过来的活儿,基本不用百安村自己出钱,主要是出劳动力,而他们出钱的大头,全部用于建设云溪山地观赏林带,买树苗去了。
纠正偏见,李睿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严小雯,看到了自己的狭隘。
格局打开,严小雯赚钱了吗?
李睿大概估算账目,她肯定赚了,但是,赚的钱基本投入到云溪山林建设,很难说她是赚还是赔,毕竟他也听过云溪种不活东西的事儿。
最起码赚钱的道路上,乡亲们跟在她后头喝到肉汤。
“你是说土白酒?”严小雯转过弯。
“是啊。”
“那个度数太高了,没啥酒量的人,一口下去,人直接晕了。”
严小雯一开始就把村子里的土酒作坊排除在外,不是没有原因,东西卖出去,要对用户负责,不能为了赚快钱,什么都可以不顾忌。
李睿早有准备,“质量问题,你不用担心,我可以请国营老酒厂的退休高//级酿酒工程师过来指导酿酒技术。”
能请到退休高//级酿酒工程师?
李睿挺有门路嘛。
严小雯不动声色,听他往下讲。
李睿侃侃而谈,“再说了,目前你的平台橱窗一共售出15瓶酒,我们可以先酿酒等着,普通好白酒需要的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制作15瓶灵芝蝎子酒,总共没有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