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1 / 2)

加入书签

第059章襄陵战

另一边,现实已经容不得黄忠和张济两人开小差,急红了眼的南匈奴人,不顾伤亡在襄陵城墙上搭起梯子,强行上城战斗。

一时之间,城墙竟然有被夺的危机,黄忠看的顿时急了,直骂张济,孰不知,张济也在骂他,怪他带来的兵少。

南匈奴人看到自已就要占领城墙,自然是加大了攻势,并且不惜任何代价。

造成眼下这种危急的场面,其实是三方原因造成的。

南匈奴人这边是逼急了,决定以死换生,说白了就是赌徒,赌输了就没了赌赢了就活了。

黄忠这边呢,黄忠认为张济这么快就走,兵力应该不少,加上之前他发现敌人兵力其实很少,黄忠便有了一个想法。

黄忠他想将敌人从城墙上引下来到大战场,利用自已这边兵力优势和战场宽度去击败对方。

所以黄忠派往城墙战斗的只有一部分士兵,黄忠又打了旗语给张济,心想对方应该读懂了吧。

那么张济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张济这边呢,张济又不是仙师体系的,他是被收编招安的,所以哪里懂黄忠打的旗语意思,他还以为黄忠打的旗语意思,是撤退呢。

可城墙战哪里能撤退?

所以张济在发现城墙上只有一部分士兵呢,自然是带着自己率领的士兵支援城墙。

同时张济也没有像黄忠那样,发现敌人兵力其实很少,所以从始至终,张济认为自已面对的是6000多兵力的敌人。

而自己只有1500的兵力,即始加上黄忠那些兵力,还要加上按照黄忠来时估算不到500名兵力的情报。

所以张济认为兵力少的自已是绝对打不赢正面的,要想获胜,只有守城,他们必须利用起城防优势。

“混蛋黄汉升呢?”

张济用环首刀砍倒一名冲过来的南匈奴人,又踹倒一名从梯子爬上的南匈奴人,转头反身问道。

“诺!”

回答张济的,是稀稀少少的御林军回应声,转头看到这一幕的张济悲从心来,无比愤怒。

张济内心的巨大变化,触发了他身上怀里的物品,温度突然从0度开始升高并绽放出盛绽的绿光。

看到忽然出现的绿色,张济吓了一大跳,想拿出这个物品,但他又不可能在战斗时做出这个动作。

于是张济连忙退出战斗,这才有空将手伸进怀里,掏出那个温度急据上升的物品,并扔在。

眼前的物品,是一块手掌大小、五六厘米厚度的镜子,但是它现在已经四分五裂。

而看到眼前这一幕的张济却愣住了,因为这块清心镜,是李儒、贾诩送给他的清心镜,说什么可以当冰物,在即将到来的6、7、8月夏天可以取凉。

实际上,清心镜确实可以做到像李儒、贾诩说的,当冰物。

于是问题来了,什么是冰物。

冰物,如果简单点来说,就是冰箱、空调、中央空调等这种可以降低、提升温度的东西。

而如果更具体来说,就是温度控制系统,简称温控。

啊,你说,冰箱、空调、中央空调内置温度控制系统?

这就要涉及到温度这个东西了。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

华氏度(Fahre)和摄氏度(tigrade)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使用摄氏度,美国和其他一些英语国家使用华氏度而较少使用摄氏度。

它是以其发明者Gabriel D. Fahre(1681—1736)命名的,其结冰点是32°F,沸点为211.9532°F。

1714年德国人法勒海特(Fahre)以水银为测温介质,制成玻璃水银温度计,选取氯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温度计的零度,人体温度为温度计的100度,把水银温度计从0度到100度按水银的体积膨胀距离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华氏度,记作“1℉”。

包括国内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摄氏度;世界上仅存5个国家使用华氏度,包括巴哈马、伯利兹、英属开曼群岛、帕劳、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附属领土(波多黎各、关岛、美属维京群岛)。

摄氏温标的发明者是Anders Celsius(1701—1744),其结冰点是0℃,沸点为99.974℃。

1740年瑞典人摄氏(Celsius)提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99.974度。

根据水这两个固定温度点来对玻璃水银温度计进行分度。

两点间作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

记作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