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重置版 021(1 / 2)

加入书签

“我在美漫世界有一个商店 ()”!

第021章三角围杀

公元181年,檀石槐死了,而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为三个集团。

一是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

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后推素利为单于,三人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最强。

公元216年,曹操将南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鲜卑人乘虚据其旧地,进一步进入漠南,取代了南匈奴的地位,靠近中原。

因为轲比能志在统一鲜卑,所以对刚建立的曹魏表示恭顺,公元220年,轲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献马。

公元221年,轲比能交还留居鲜卑的汉族500余家归汉。

公元222年,又率部3000余骑,驱赶牛马7000余口与魏国“互市”,再送归汉人千余家返回上谷等地。

然而同曹魏保持良好关系后,轲比能便开始兼并其他部落。

公元228年,轲比能吞并东部鲜卑各部落。

公元233年,轲比能吞并步度根部,统一漠南,对曹魏边境形成威胁。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派遣使者联络轲比能,意图前后夹击曹魏。轲比能率兵至石城(今甘肃皋兰),屯兵边境。

为防鲜卑南下,公元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刺客韩龙将轲比能刺死,鲜卑开始“部落离散,互相征伐”,鲜卑各部进入独立发展时期。

公元237年,曹魏遣名将毋丘俭率幽州诸部联合鲜卑、乌恒伐之,卫臻柬之,魏帝不听,公孙渊逆与俭战,俭不利,引还。

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派使者拿着符节,借助鲜卑单于的王印,给边疆北方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魏国北方地区。

曹魏时期,魏灭燕之战中慕容鲜卑因与司马懿、乌恒、高句丽、流星联军灭公孙氏燕国之功得据辽西。

东部鲜卑先后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

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率领下,第三次南迁来到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

秃发部也从拓跋部中分离出来,由塞北迁居到河西。

乞伏部在西晋建立以前,就已经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

西晋建立后,对周边鲜卑各部采取安抚政策,并授予某些部落首领官职称号,加强统治。

虽然鲜卑时有反叛(比如慕容涉归、慕容廆父子俩侵扰边境,秃发树机能的反晋起义等),但总体来说,西晋和鲜卑保持着良好的隶属关系。

但是在八王之乱开始后,西晋王朝内部混乱不堪,国力衰弱,天下大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逐鹿中原。

此时的鲜卑,特别是辽西鲜卑各部也趁机分一杯羹,段部、拓跋部两部投靠西晋边疆重臣,参与中原纷争,造成了重大影响。

......

回忆着回忆着,周文文的大军,离红点只有6里地了,周文文便命令全军收戈(武器)于衣下,寂步前进,但没等多久,在2里地时就被发现了。

原因则等周文文走上前才发前才发现,这些鲜卑人修建的营地虽然很烂,但点的照明用的火把实在是太密集了,鲜卑人是被影子吓到才发现的。

周文文无奈,只好命令“方阵”步兵和“百夫长”重步兵、“登封者”重装戟兵摆出三个方阵,以三角围杀敌人。

而5000名斯巴达奴隶骑兵从东面直冲敌人,将敌人一分为二,5万斯巴达奴隶、2万黄巾民兵则随方阵,一但方阵有失,便被补充进方阵。

......

虽然夜袭被发现,但周文文他们还是抢下了先机,在3架破阵弩车破开正面栅栏大门后,大军随即冲入营地,开始与鲜卑人接触。

依靠突袭的优势,周文文所在的“登封者”重装戟兵方阵,很快就干掉了这些最近的鲜卑人,但这并不代表的战争的胜利。

因为其他方向的情况并不好,斯巴达奴隶骑兵虽然成功从东面将敌人一分为二,但阵亡的斯巴达奴隶骑兵数量已经高达3000多名,并且还被鲜卑人骑兵咬得死死的,誓要将其吞下。

而随着反应过来的鲜卑人骑兵数量的增加,斯巴达奴隶骑兵的情况,随即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发现这一点的周文文,只好从小地图上,命令斯巴达奴隶骑兵沿着东南往洛阳方向一路直冲,不明真相的鲜卑人骑兵以为要逃,便紧追着斯巴达奴隶骑兵高举的“汉”旗、“罗”旗。

东面情况结束,周文文的目光转向西面和南面,发现从这两面进攻的“方阵”步兵军团、“林间行者”三岛长弓手军团、“射矢士”弩兵军团、“百夫长”重步兵军团、弓箭手军团也没有推进多少,但也没有损失多少,只能说这两面能依靠强大的远程火力打击,暂时获得优势。

东西南推进不得,周文文只好将注意力转为正面,发现此时正面的敌人也立起了三个防御的步兵方阵。

见此周文文先是冷笑数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