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咸鱼(1 / 3)
李凡把那张豆腐票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得瞧。
符箓令咒这种东西,确实蛮唯心的,身为‘符主’本人,他完全感觉不到符咒有多大的威能,说白了自始至终他使用的都是‘自己的力量’,虽然多少开了一点点挂,但他的力量是自己修行来的,领悟来的,拼杀来的,而不是求神告佛借来的。
对于修士来说,虽然‘符主’会写一些前辈道君之名,但符是自己画的,咒是自己下的,连道息灵力也是自己提供的,说白了还是自己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暗示,通过符箓的既定格式和规范来增加注意力,发挥咒文法术最强的效力。避免掐诀念咒出现偏差的辅助道具罢了。
所以同样是隐身诀,可能有的人若是不用符,咒都念不好,掐起诀就藏头露尾的,手一抖就现行痴汉逮捕。但有的人就可以过目不忘的,压根就不用画符,道诀一掐就是完美无缺万无一失,尾行必不可能被发现咳咳。
但又不能否认,这世上确实有神佛信仰这种机制存在。‘无生老母’真的会回应信者的呼唤,创造一个‘真空家乡’来保护他们免受一切苦厄,那景象李凡也数次见到过了。
现在罗教教众们对豆腐票的期望,应该是能和无生老母一样,在他们遭到危险的时候能保佑平安。
可这特么只是一张借据啊,臣妾做不到啊……恩?等一下,或许,不是做不到的……
李凡突然灵光一闪,拿出苍松的符道笔记观看。
事实上,通过符箓借用别人的力量,其实是这个世界的儒生们,对符箓开发出的一种非常完善的用法了。
是的,符咒起于巫觋,猜猜还有什么起于巫觋,儒家。
在中原人的文明,还处于胡虏山鬼那般蛮荒的部落时代,儒家原本是类似萨满巫师那样,祈雨祭祀的术士。
符者,书也,至少在这个世界,文字中确实存在‘力量’。而因为农耕文明靠天吃饭的特性,符箓本来就是起源于巫师儒士们,写给‘天’的祈雨文书。虽然修士将符道进行了简化和另一种方向的发展,但儒家从来也没丢掉过‘写书祭祀’这个老本行。
毕竟说白了,巫师,术士,萨满,儒生,修士,或者,科研工作者,这些职业最初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人类在面对混沌未知而又凶险狂暴的自然世界,努力探索可以寄居其中的秩序规律的一种尝试。只不过在那个所有人都处于迷茫懵懂的探索时代,各自的活法都千差万别,各自对‘道’的猜想自然不尽相同。
而把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建立一个有序的阶级社会,对外,保证领袖可以最大的效力动员整个族群的力量规划生产应对灾变,对内,则打造‘礼’的共同价值观来获得成员的支持,以维持这个集团的凝聚力,这就是儒家努力够造的秩序。
当蛮荒时代的祭祀们,将这样的道,写在祭文上呈递上天阅览的时候,一定很迷茫得,期望得到上天的回应吧?
假如这个太极界的‘天’,也对儒家们所书写的这种秩序,全无回应,那么这个世界的儒士们迟早都会明白过来,世上并没有什么‘神’,‘天’也靠不住,只能依靠‘人’,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吧。
但偏偏这个‘天’回应了。
于是仙宫一系最核心的神道系统就这样诞生了,这系统本来是仙尊为了祭祀战死士卒的追封,随着仙宫疆域疾速扩张,发展到最极致,就形成了三垣十二国一共十三册的人造天书,封神榜。
文武百官,公卿列侯,灵官天王,城皇土地,这些仙宫的官吏虽然本人没有修士武者那般强大的力量,却可以通过三垣十二国的官方册封认证,名列封神榜,死后既能成为特定区域的守护神,或者特定司职上的灵官,获得神通法力。
而同时,封神之人也会受到封神榜的约束,要履行相应的司职和义务,如果能保佑百姓,百姓自然也会回馈你信仰和神力,但如果做的不好,那仙宫换掉你也就是一纸诏书的事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大力,他区区一个县令,在重兵压境,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为了守护一方的平安,最后就是自戕献祭,失志不渝,成了一个城皇官,在百姓的信仰支持下,硬是拦住了当年的北伐大军,信仰的力量,不可谓不强大。
但当时能做到这一切,并不是靠他自己的力量。
当然神道的力量,也并不源于仙宫,并不来自书册,而是源于万民。
什么神榜,仙籍,诏书,法令,这些其实都是符箓,行文格式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是沟通调用这个太极界独有的,超自然力量的手段。
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生长于这片大地上,有着共同价值观的人。而封神榜只是通过特定的规则约束,把这些力量转移到了某个人的身上进行强化。
而且不止是强化,除了神榜系统,仙宫当年定鼎天下之后,还搞出过十三册仙籍。
但仙籍就不是封官了,这是用来收录全天下,所有仙宫体系之外,自行修行并获得超越秩序力量的散修个体,进行登记在桉的名册。
以仙籍对修士进行管理和约束,不仅限制这些修士的力量和境界,还能追踪修士的位置,并严格规范他们的行动空间,不能在国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