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人人喊打(2 / 3)
狈的自陕北南逃,他就真的再无第二条出路了。
再痛也必须壮士断腕,不然,等到清军切断了他南逃的去路,李自成军主力就等于被彻底困死在狭窄的陕北之地了。
李自成当然也清楚潼关的重要性,留爱将罗虎率军万人驻守,同时刘芳亮手下果毅将军马世尧亦领兵万人屯驻河洛。
而刘芳亮左营主力则也被老李抽去陕北跟阿济格开片去了。
李自成在潼关一线等于放了近两万来兵马,因为潼关险要,按道理说,这个兵力已经足够了。
所以多尔衮为多铎配上了孔有德和耿仲明两部,这两人和着尚可喜部,在满清火器力量大有发展的现在,那也依旧是清军中最精锐的乌真超哈兵。
还有多铎手中本就握着的火炮部队,这些火炮和大批的粮草,那都可以顺着河流,直接被送到黄河以北的怀庆府内。
保定有通往豫北三府的官道,同时也有通往运河的水道,随着运河往南走到临清,就可以转入卫河了。卫河流经馆陶与漳河汇合一处,进入大名府,然后一路进到怀庆。
而怀庆隔着黄河对岸,那就是河洛。
所以不管是陆上的大军行进还是后勤运输,只要把握好时机,多尔衮对自己的这次偷鸡都想当的有信心。
只要那潼关之战打好了,李自成必败无疑,而且还是一场短尾求生的大败。
那之后鞑清兵马就可以追在李自成的屁股后头一直打到荆北了,不把李自成赶过长江,去捅朱明的腰窝窝,多尔衮都不会善罢甘休。
甚至清军会不会趁机南渡,或者说是吓唬朱明一把,还是真的攻城掠地,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的分析了。
但不管怎么样,这一把他都会重创李自成,彻底扫平西北敌患。
那之后阿济格手下的清军主力就也能腾出手来,清廷再去打江淮还是湖广,就以从容布置了。
……
秦朗这边可不知道多尔衮的盘算,他现在只知道清军要走了。
李率泰、柯永盛和沈志祥,一万五千还多的清军,接连在秦朗手下玩球,这给潍县城下的清军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尤其是柯永盛和沈志祥人还都没了,再算上夏成德和和托,清军妥妥的损兵折将。
现在秦朗已经率军打高密北上,清兵上下如何还没有触动?
所以清军要退了。
秦朗当然不会去阻拦清兵后退,这一仗打到现在,他自己都觉得有点玄乎。
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就吃掉了一万多清兵,想想都觉得有点儿戏。
只能说老天相助!
所以他也没有追到益都城下的打算。
就这么结束正好,他好腾出手来解决一下内部问题。
自从李率泰部覆亡之后,胶东,尤其是登州境内没有了清军的威胁后,那些个利益受损的士绅地主们就闹腾起来了。
读书人也被发动起来了。
甚至这消息都已经传到江南淮扬了,以至于秦朗的名声瞬间变得大臭起来。
哪怕他接连打下胜仗,直接扭转了胶东的战局,斩获极多,这也没有半点作用。
因为他已经出动了士绅地主集团的根本利益了。
土地这可是国人的命根子。
穷人想要,富人更想要。
因为这东西收益虽然不很爆炸,却十分的有保障,即便是碰到眼下小冰河气候,只要没有大的动乱,大部分北地的士绅地主也都能有所收获的。
可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土地就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根本,是一个家族真正的底蕴。
而朱明一朝,因为成祖之后的皇帝对文官士大夫集团的优待,因为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明中期时候,文官士大夫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自家期盼了无数年的胜利——文官不纳税了。
在明朝初期,朱洪武时候对于士子官员的优待有着明确的规定——秀才举人进士能够有多少免税田亩,在劳役上又受多大优待,那都标记的清清楚楚。
所以明朝的投寄之事止都止不住。因为有漏洞可以钻营啊。
比如说一个进士能有两千亩地的免税额度,他自身并无那么多的地,周边邻居亲眷就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寄到进士的名下,这样他们就可以不交田税了,哪怕每年都需要分出一些给进士,他们也赚了大便宜了。
所以明朝只有穷秀才而没有穷举人,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秀才的特权还太低,而举人的特权就已经可以叫人躺着不动而富贵无忧了。
但如此之规定最后吃亏的是谁啊?必须是我大明。
尤其到了明中期之后,举人官员的免税田亩数字就被无限的放大,特别是当大官的。
以设计搬到严嵩父子的徐阶为例。
仗着徐阶的势,其家族‘占’地就多达二十四万亩,是不是很匪夷所思?
所以有文官集团这一大蛀虫在不断的腐蚀啃噬着大明朝的根基,大明财政怎么不每况愈下?
而吏治腐败的同时,各地的地主也大肆的隐瞒土地,以至于大明皇粮账册上的土地日渐减少,历史上的崇祯帝活活被穷死,这真怪不了别人,都是他家老祖宗做的孽,纵容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