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搬家了(1 / 2)
崇祯十六年的三月对于纪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程。
月初时候的邳州还处在小袁营的兵锋之下,可到了月中时候,小袁营就北上杀到滋阳了。
一路之上安定地方,招抚百姓,势力暴增了多少且不去说,因为它增长的再多对于邳州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而清军呢,他们拿下了北直隶的南宫。时值春草满野,嘉禾遍地,清军连战数月,上下尽皆疲苦,索性就解鞍牧马,纵掠财富。而其信使,略经化装,南北驿路,任意往来,明军诸哨卡,是无敢盘诘者。
袁时中就是打探清楚了消息,这才放心大胆的北上经略地盘人口去了。
鞑子凶残,杀人盈野,可也不至于把所到之处的汉民尽数斩杀。
只不过这些人是历经了鞑子凶残的统治之后,正处在一个啥样的凄惨境地中,就不言而喻了。
小袁营的人马自北上以后,是不断的暴增,很快就超过了十万众,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的扩大中。
诸多百姓连口饭都没得吃了,不投靠小袁营,他们咋活呢?
而到了这个月的下旬,曹春旺死了。
秦朗带兵夜袭海州得手,毕竟有人主动开门么,然后曹春旺就死了。
倒是他都不清楚,远在纪庄的秦朗,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海州来的,又是怎么打开的海州城门的。
那可是上百里路呢。
却也不想想,清兵的威胁已经没了,小袁营的主力也北上了,在江淮就剩下他一支孤军,那新坝、朐山等地的士绅地主们,岂还会继续对他服服帖帖?
虽然袁时中一直在通过他们购取南面的粮食,可以说为他们输送了很大的利益。可现在大明朝的势头又强了,新坝朐山的士绅地主忙着撇清关系还不够呢,怎么可能真对小袁营有忠诚?
更别说他身边还有袁涛、袁大洪两个内患。
秦朗领兵从纪庄赶去沐阳他不知道,从沐阳进入青伊湖他还不知道,那从青伊湖入涟水,连夜进抵海州城下他就更不知道了。
等到二袁打开城门,放秦朗大军杀入海州,毫无防备的曹春旺除了死还能怎样呢?
在曹春旺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袁涛袁大洪带着自己的亲信,利索的撤出了海州城,转而奔向郯城,他俩连赣榆都不去了。
袁时中现在可发迹大了,二袁要赶紧去抱大腿,袁时中身边的同族子弟可不止他俩,去晚了都要没位置了。
秦朗率军夜袭海州得手的消息传到纪庄,整个纪庄都沸腾了。
海州小袁军一覆灭,纪庄的外在威胁就全没有了。
而就在整个纪庄都喜气洋洋的时候,秦朗那里又传来了一个正式的命令——搬家。
从好好的纪庄搬去海州,这更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没人愿意频繁的搬家挪地,人都是有感情的,或者说人都是喜欢安定的。
纪庄的人在纪庄已经安定了一段日子,虽然这个时间段很短暂,哪怕是最早的外来人口也不到半年的时间,但你要知道,这个时间段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的。
——大家在一片惶恐不安中来到了纪庄,在这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安定与温饱,这感情这意义能一类而比吗?
瞬时间整个纪庄就沸腾了。
你一言我一语,赞同的反对的,手足无措的,全都有,如同一锅八宝粥。
不过很快的纪庄就又安定了下。
跟着秦大官人有吃的有喝的啊。
他们在纪庄的时候,都被秦朗养的好好的,难道去了海州就要撒手了?
纪庄的人口很多,但主心骨从来不是一万多的百姓,而是秦朗。
一万多人口全是依附着秦朗而生活的附庸。
这附庸就是没人权的。
乱成了一锅八宝粥的纪庄百姓,很快就清醒了下来,理智回归了,大家就也安定了。
没人会傻到要串联众人去抗议秦朗的决定,那是大傻逼大傻瓜。
人家可是撂明话了,想走随便你走!
眼下的江淮,啥都不多,就一无所有的流民难民多。
真以为人家秦大官人离了你不能过啊?给你脸了不是?
所以,理智回归,绝大多数的人就已经在收拾行李了,当然要离开的人还是有的,尤其是附近周边的一些人。
除了老观念作祟外,另一个就是觉得自己能熬得过去吧。
但不管怎么说,离开搬家已经成为了定局。
……
吴鹏和随从走在热热闹闹的人群中,整个纪庄都是欢庆的人。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最终确定了离去和留下的人之后,纪庄非但没有为难那些要离开的人,反而举行了一次大欢庆。
虽然这欢庆更多是为了庆贺他们自己人。用秦朗的话说,就是为创业前期的艰难时代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等队伍到了海州,那就是翻开了一个新篇章了。
但那些已经要离开纪庄的人,还是都被纳入其中的。
所有的人,都有肉吃有酒喝,一人半斤肉或是一斤鱼,男人还有一斤酒,这是标配。
上了年纪的人能多分的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