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6章 比山东复(2 / 3)

加入书签

刻引发一场涵盖整个关中的通货膨胀!

——大家伙都有钱了嘛~

有钱了就肯定要花,大家都要花钱,市场需求就会变大;

需求变大,供应量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就会让供求关系发生改变。

供求关系改变,并朝着‘供不应求’的方向倾斜,就必然会导致物价上升。

或许对于后世人而言,消费,是刺激经济的好事。

但对于如今的汉室而言,消费,却是‘不稳定因素’的绝对代名词。

相较于这样一场遍及全关中规模的大肆消费,长安朝堂显然还是更希望:大家带着各自的赏赐回家,饭照吃、觉照谁,最好一切都完好如初;

谁都不要出去瞎显摆,也不要拖家带口去大购物。

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像刘盈所说的这样:一应赏赐,不单纯发钱,而是发一部分的钱,另外一部分,则折为各式生活物资。

这样操作下来,将士们得了赏钱,又得了少府出品的各式精美物资,虽然手里有了闲钱,却也没有了迫切消费的需求。

——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少府都发了的嘛!

就算想买东西,也根本没啥需要买的了。

而且这样操作下来,这样一场‘全关中大消费’的狂欢,就等于被少府变相垄断。

借着‘将赏赐折价,发放实物’的操作模式,少府就可以将这场全民大消费的利润,一分不差的装进自己的口袋。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该发的赏赐都发了,钱还没花出去多少;

将士们领了赏钱,又领到了赏钱折价的少府物资,还省去了出门消费的麻烦,自然也乐得如此。

一场本该爆发的消费潮,也被少府这一手‘实物赏赐’给扼杀在萌芽时期,关中的治安,得以最大程度的保证。

就是这事儿·······

怎么说呢·······

——在有功将士的赏赐上抠抠搜搜,可着实有点不像刘盈的作风?

正当阳城延带着这样的想法,偷偷打量起刘盈的神情时,便见刘盈那浅笑盈盈的面容之上,又悄然涌上些许哀伤。

“除有功将士,此战,吾汉家亦有忠臣义士近千人,于马邑战殁;”

语调哀沉的道出一语,刘盈不由伸出手,拿起那封由太尉靳歙亲笔所书的军报,朝阳城延扬了扬。

“另有轻伤者万余,重伤不治者上千,因伤致残者,亦有数千·······”

“此,皆因吾汉家之事,而死、伤之忠臣义士。”

“——有功之将士,当以赏赐相酬;”

“此辈死、伤,或残王事者,亦当重金抚恤,以免天下寒心······”

听闻刘盈提起伤、亡,以及伤残将士的抚恤问题,阳城延也悄然敛去面上喜悦,神情满是严肃的沉沉一点头。

便见刘盈继续说道:“朕意,凡轻伤者,当以钱、货抚之;”

“重伤致残者,当以‘斩首一级’之例,赐与抚恤,另由少府不时以米布,酒肉相送,以供养之。”

“及死王事,又或重伤不治者,皆尊之曰:英烈之士。”

“一应抚恤,遵‘斩首三级’之例循;”

“英烈之属,比山东复·······”

随着刘盈低沉、哀婉的话语声,阳城延只连连点头不止;

待听到这最后一句‘比山东复’,阳城延正连连点下的头,却不由滞在了半空。

——比山东复!

若说如今的汉室,有什么样的待遇规格,是所有汉人从一而终的人生追求,那除了‘开一脉之先河,为一宗之先祖’,那便是刘盈这句轻描澹写的‘比山东复’!

要想理解这四个字所表达的含义,只需要知道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时的场景,就足以道明一切。

汉七年,项籍自刎乌江,太祖高皇帝刘邦立汉国祚;

随即下令:凡丰沛龙兴之所,永世不征缴税、赋、役、卒,谓之曰:山东父老。

自此之后,每有类似‘某人或某群体,帮助天子做了什么大事’的事发生,无论是先帝刘邦,还是当今刘盈,对这个群体的赏赐力度天花板,都可以总结概括为:比山东复。

——比照当年,太祖高皇帝赏赐丰沛龙兴之所的规格,视作‘山东父老’。

说的再简单一些,比山东复四个字,就意味着这一家人,自此成为了刘氏皇族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无论是种地、参军,还是入朝为官,有这‘比山东复’四个字,任何人都得为这些人大开方便之门。

因为在汉室,这个群体,是仅次于彻侯、关内侯等贵族阶级的特权阶级。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根正苗红’‘三代赤贫’‘无产阶级最坚实的拥护者’·······

“臣,遵旨·······”

略有些诧异的思虑片刻,阳城延最终,却并没有出言反对刘盈的这一决策。

至于原因,还是那句话:这些人,配得上。

——比山东复四个字,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含金量?

因为这其中的‘山东父老’四个字,意味着当年卖血卖肾,也始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