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1 / 2)
第八百二十章欲与天公试比高?
建安十四年的除夕夜天下各地似乎都并无太多的意外。
至少,对于老百姓来说,一整年的混乱持续下来,有这样一个安稳的除夕收尾,多少还是有些安慰的。
建安十五年的第一天,也比往年来的更加祥和一些。
人们来往登门,说着各种吉祥的话语,欲意为这新的一年,打下一个好的开头。
汉中城下,新砌的房屋俨然于巷里街中,度过了寒冬的孩童,脸上也洋溢起欢快且幸福的笑容。
这样看来,城中哪还有半点战乱过后,尤其是大火烧灼之后的悲凉景象?
胜利似乎是可以抚平战争在人们心头留下的伤口。
不过到底能不能全然恢复至鼎盛之时,还要看接下来治理的效果。
南郑城新上任的太守是个年轻人,深的官吏百姓的爱戴——毕竟他的样子早在许久之前,就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里。
“唔,这不是那位为民求雨的太守嘛!”
那日城楼之上,曹操亲自点了蒋琬的名字,从衙门小吏到一方重臣,蒋琬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这样的结果皆大欢喜,这样的结果,曹操也满意无比。
“当是易兄带来的人才,汉中交与你手,本相还是相当放心的。”
曹操笑着拍着蒋琬的肩膀,一如当时蒋琬初至营中,三言两语,曹操便对其倾注了一切信任那样。
多疑者如曹操,只要是易小天的话,便会付出所有的信任。
这般地位待遇,也只有易小天能做到了。
汉中附近的布置,在蒋琬的操使下,慢慢变得井然有序,城中的房屋也是夏侯惇等人亲率兵马,一砖一瓦垒砌起来的。
大军临走那日,百姓箪食壶浆,延绵数十里的送行队伍,真是应了那句“民心所向”。
是的,百姓才不在乎什么大汉存续,才不在乎什么天命正统,谁给了他们平稳的生活,谁让他们安居乐业,谁便是他们的主君,便是他们的军队。
这一点,曹操慢慢参悟,也慢慢领会了。
融汇贯通到他自己的策略之中,渐渐地也就成了习惯。
可以说,汉中此战过后,曹操虽然露面很少,但已经隐隐有着君王之姿——调和臣下,坐稳后方,而非再如当年那般,亲身经历金戈铁马,置生死与身外——这算是意外之喜,易小天知晓真正经历了赤壁大败的人,如他这般年岁的人,或许真的会心灰意冷。
汉中是重振旗鼓之地,只不过,曹操如此早的便初显君王之姿,这确实是意外。
终于…汉中之战落下帷幕,曹操的大军在十五年春,班师回朝。
而此时,东线合肥的战争也来至尾声。
——
时间跨度上,汉中之战与第二次合肥之战相差无几。
年前的时候,蒋琬一波连击直接打的刘备军军心涣散,不久刘备便选择了撤军。
诸葛亮在回返之前便一病不起,而同一时刻,作为相互欣赏,互为挚友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也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呢?
因为张辽不打骑战的时候,实在是太能憋了。
是的,往往人们看张辽的战绩,总以为张辽是那种马背上的将军,实际上的张文远,往往说文治武功,张辽绝对算的上文武齐全的代表人物。
什么阵斩乌桓踏顿,又是什么前不久才发生的逍遥津八百勇士,这往往都是文远兄迫不得已才会去做的事情。
能用头脑解决问题的战斗,为何要拼命?
另一个时空,一如此时的发展,张文远镇守合肥寿春,十余年间,把东吴人打的灰头土脸,壮志满怀的孙权打的抱头鼠窜,更是有了“孙十万”这样的戏称。
这些,都要靠张辽的计谋来实现。
这一个时空,有着在易小天身边的耳濡目染,文远将军智谋方面的觉醒似乎要比以往还要更快。
逍遥津一战迅速成长的张文远,此次再有文聘、刘晔以及戏志才的辅佐之下,展现出了其真正顽强坚韧的一面。
前面说及合肥攻防战,周瑜对合肥城的南城墙,动用了不下十种手段,从天上到地下应有尽有,只要是可行的、或许可行的、有一点点成功可能性的,一切办法都被周瑜拿来使用了。
十万东吴精兵,作为东吴最后一次放手一搏的精华,却在这小小的合肥城前卡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是的——这场战斗从十一月,越过了腊月,一直打到了建安十五年春。
岁首后的七日,依然是精疲力竭,强弩之末的周瑜,瞪着血红的双眼,下达了最后总攻的命令。
当然,同时,他也在面色铁青的孙权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若是再不能攻破合肥城的哪怕一面城墙,周瑜便引咎辞职,让出大都督之位——他打算自我流放三年,以此来赎罪。
——
初春,天下它地往往还有冰雪覆盖,而诸多河水下游的合肥附近,冰雪已然消融。
周瑜多少知道张辽等人为何不急于与他们的舰队交战了——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合肥附近,越是腊月,河水便越是容易结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