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 春秋大义(2 / 3)

加入书签

弯个腰,或许青城山就是第二个龙虎山。”

青城山王目光复杂的转向外头,看着气息涣散的老人。

一些本以为早已忘却的画面场景,没来由历历在目。

第一次在蜀州遇见,当时他还是从武当山下来,自以为是的半个道家道士,那时的欧雁青辞呢,大自己少说十岁,同样是不为斗米折腰的迂腐书生。两人在街上偶遇,失心落魄,心心相惜。自此一见,便成知己,同样是读书人,经常相互如何读书,说但凡开卷必有益,可不求甚解。说宇宙无穷,说莽荒始初,说过往春秋,哪家皇帝上台登霸,又有哪家只是天意而为,不足为奇。可取巧以奇句夺人眼目,使之一见惊奇,虎头蛇尾也不打紧。自己会在蝉鸣惹人烦闷的夏夜说道往三千,不惧往流,他也会在冬日积雪三尺屋顶上煮酒论天下,锐评中外。春日的花开重要吗?秋天的败叶就只有遗憾?不,他只是笑着说,万物更替,物如此,人也亦然。

往心就好。

如今再看再读再咀嚼,玉龙横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这位忘年之交,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疏远的?

青城山风雨如晦,电闪雷鸣。

暴雨倾盆直泻,泼洒在一行人头顶。

欧雁青辞,似乎气数已尽。

缓缓闭上眼睛。

轻轻一呼,轻轻一吸。

马上要淋到头顶的雨滴,腾空弥漫开来。

这位身为春秋道义的老读书人,一生可算是跌宕可言,出身虽不算太富贵,但也好歹是个中流氏族,十二岁为了天下苍生,在凉州这片侠义的土地上读起了书,天没亮就爬起苦读,直至天黑,废寝忘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份心思,总算是感动家族长老,外界的人,也从最开始的指指点点,到最后的心生佩服。

有这份毅力,何苦不成道?

其实欧雁青辞资质只能算中下,只是肯埋首诵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似乎更恨些,平日捧上一本书,无论是吃饭还是蹲坑,晚上睡不着,便借着月光看书,边读边看,成了众人口中的书呆子。在儒道一路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拨开云雾能看见光了,谁知,老天当真是不长眼,很是无情的又将欧雁青辞的十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他自认自己是个重情义的人,兄长之情,知己之情,也许只是低估时期的一眼,让他看到些许光明,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粗衣激荡鼓飘。

莫说书生无虎气,象床已成不周山。

青城山主脑海中走马观灯,欧雁青辞的话语,一一浮现。

“剑声刀声枪声,抵得过书生朗朗。”

一气撼动不周山。

欧雁青辞闭上眼睛,已经不止五窍流血得的他,气息如涅槃的凤凰,展翅高峰,天雷山动!

以他为圆心,浩瀚飘渺气息席卷方圆十里。

那一瞬间,仿佛四季更替就在一眼中。

春去秋来,日晒冬寒。

吴忧双眸瞪大,一时不该是进是退。

一直沉默的鹤周天突然爆起,看着光芒露出一丝不可思议,喃喃道:“这老家伙哪里是儒生,分明已是儒圣了。”

这股气息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今日在青城山成圣的欧雁青辞,亦如当日在城墙上一招败敌的吕青衣。

只见这位已然跨入圣人的读书人,呼吸庐间入丹田,闭目存思,潜神入定,精神充盈,整个人沐浴在圣人光辉中,白发苍苍,熠熠生辉。

光芒中,好似有读书声传出,声音从开头的稚嫩,慢慢转变为少年,又从少年到成年,最后又从中年至迟暮。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每说一句,欧雁青辞便往前踏出一步,光芒披在身上,萦绕天地间。

他走的极为缓慢。

一步一行。

这是朝着年轻白衣去的。

要下死手?

洛瑾暗叫一声,提枪就要朝欧雁青辞杀去,阻拦其前进。

可一步还未踏出,就被鹤周天的剑气呵退。

鹤周天摇了摇头。

洛瑾将信将疑。

青衣姑娘深吸一口气,重重吐出,轻声道:“相信鹤老前辈吧,也相信少爷。”

吴忧此刻愣在原地,心中已经不知骂了多少声了。不是他傻愣的呆在原地等死,而是不知为何,身体坚硬,根本动不了。

很明显,这是欧雁青辞搞得鬼。

吴忧不怕欧雁青辞会下杀手,老先生能为青城山做到如此地步,已然能推断出日后走向。

只是自己已经给了收手的意思,这位老先生又何必整这一出?

山下的黄有德慕然起身,朝山顶最后看一眼,随后转身离开,头也没回,奔着吴家镖局走了。

现在成圣有个屁用!

黄有德狠狠的摇了摇头。

“老朽要与吴小少爷道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