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科举制改良,万年工具人(1 / 2)
李易欢突然问道:“唐大人,你觉得科举制如何?”
唐俭张了张嘴,又赶紧闭上了。
不行!
老夫先慎重考虑。
不能轻易评判。
皇子的这个问题里面一定有大猫腻。
李二却笑了。
虽说科举制不是他的独创,前隋就开始了。
只不过,前隋也没怎么用。
基本上,仍旧是察举制。
科举制在他老李手里才发扬光大。
李易欢觉察到老爹莫名其妙的嘚瑟,无语的问道:“老爹,你笑个啥?”
李二决定不装了,心里有话就要说。
“儿子,你爹我,觉得科举制好啊!陛下实在是英明,如此天下人才进入吾……咳咳咳……陛下彀中。”
唐俭一脸尴尬,
陛下,当着臣下的面,这么自夸,可要脸乎?
魏征就更不用说了,差点就要怼李二。
猛然间,他后背一阵发凉。
腻嘛!
大意了!
忘了魏某如今是一介平民,但是没有魏某的监督,皇帝陛下你有点嘚瑟过头了吧。
李易欢没听出来话里面的猫腻,皱眉道:“老爹,我只想说没文化可真怕。好好的一句天下人才尽入吾彀,被你整的四不像。”
“好像也不能这么说,搞不好会被陛下咔嚓——把脑袋给剁了。”
唐俭好幽怨啊。
皇子!
你爹可是皇帝!
但是,你不知道啊。
你又明知老夫是陛下的臣子,在老夫面前怎么评判陛下真的合适吗?
李二心里愤慨,不服气的道:“陛下又岂是那种以言获罪之人?”
李易欢没理他。
窝嘈!
朕被儿子无视了?
李二反正也习惯了。
李易欢却对唐俭意味深长的道:“老唐,我对科举制有一点真知灼见,你想不想听?”
唐俭直龇牙。
真知灼见不是这么用的吧?
皇子,你真不愧是陛下的儿子,一样的厚脸皮啊。
他正想找理由开溜,决定不趟这趟浑水。
然而,李二给了他一个眼色。
唐俭心累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太容易就心累了。
要不,辞官吧?
唐俭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又不得不道:“老夫就洗耳恭听。”
李易欢笑了。
老唐,你还不是眼瞅着这份功劳?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接下来,李易欢就不再卖关子。
“咱们大唐有一种约定成熟的现象,参加科考的文人,会在考试之前,打磨出一见好的作品,写成卷轴呈送给声望较高的官员,请求他们向主持科考的礼部侍郎推荐。”
“这叫行卷。”
在场的几个人,听得心中毫无波澜。
在他们看来,李易欢这些算是废话。
李易欢继续道:“投行卷就是为了公卷。”
“公卷,就是由接受了行卷的公卿大臣,再次向考官推荐考生。”
“行卷和公卷确有可取之处,比如当朝魏征魏大人,为人公正不阿,就会为朝中举荐真正的人才。”
魏征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
唐俭插了一嘴,道:“老夫上官唐俭唐大人也为朝廷举荐了不少人才。”
说完,看了一眼李二。
李二点点头。
唐俭心里舒坦。
能够被陛下认同,也枉老夫如此兢兢业业。
可是,接下来就为自己的话后悔莫及了。
只听李易欢叹息道:“可是,人总有私心。就算没私心,投了行卷,这个人也就等于做了某个公卿大臣的门生。”
“老师向考官举荐自己的学生,就是徇私。”
“朝中,有多少人因为这种师生关系,同为一派,老唐你应该比我知道的更清楚吧?”
窝嘈!
唐俭的心都凉了。
简直杀人诛心啊。
刚刚该为朝廷举荐人才,怎么足够就成了徇私舞弊,还有结党的意思?
这不要人命吗!
李易欢最后一锤定音。
“本来,这是可行之事,却因为人皆私心,最后却在实际运作中,反而成了徇私舞弊的重要手段。”
轰隆——
李二的身体在打摆子。
没想到,引以为豪的科举制,竟然存在如此严重的弊端。
最可怕的是,在此之前他竟然没有觉察到。
朕……
丢人了!
幸亏,儿子不知道朕就是皇帝。
最多,就是老子在儿子面前丢人了。
另外,儿子能够指出这个弊端,想必应该有改良之策。
李二心里充满希冀,却将目光落在了唐俭的身上。
唐俭心里苦。
他好羡慕魏征啊。
无官一身轻。
如今,在场的官员就他一个。
陛下想听皇子有什么良策,只有借助自己的口。
就像李易欢所说,这良策会被五姓七望活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