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制作冰棍儿(2 / 2)

加入书签

是大忙的时候吗?”

“嗨,咱们这麦子早就晒干了都,公粮都交完了。现在不耕田准备栽秧嘛。”

局长疑惑不解的:

“这大忙不是才七八天吗?怎么就干完了?”

店主兴奋的炫富:“农机厂上个月卖脱粒机了,现在我们都用这个呢,以前好多天才能碾完的麦子,现在小半天就搞定了,这不就提早了。”

脱粒机让他们疑惑了,新城乡里哪来的脱粒机?

跟店主打听了附近的生产队队长的家,找了过去。

一番介绍,听到是县上领导的他连忙恐慌地带着他们去队部看脱粒机,可怜他见过的最高级别就是上次的乡长了。

连续走访了几个村长,得到的消息验证了新城乡的报告是真实的。

也没找乡政府,直接就回县城了,今年夏收报告会可以表彰他们一下,有成绩就有奖励。

至于脱粒机的事情,发个材料给农机局吧,看他们怎么搞。

王长业和徐怀林没想到的是,这个材料让他们失去了独家经营的权利,本来还想着明年继续再往外乡销售大捞政绩的。

结果夏收总结报告会的时候得到了坏消息,后面再说。

早在四月份的时候林老大老三家的房子就已经盖好入住了。

现在前面的孵坊显然有些小了,订单太多,供不应求,可产能就那么大点。

王长业那边可一直在催扩大,他的业绩比啥都重要。

只得是又弄了块地皮,在大礼堂东边那块场地的再东边。

没办法,一来是路口这没好地段了,二来孵坊也有些味道,不大好闻,跟这边店挤到一起影响人家生意。

这次搞就搞大点了,批地皮交了一万块土地使用金,十年的,性质跟那边门面房不一样,到期按行情续费,就可以继续拥有使用权。

家里那边的到7月底就停产转移到这边来,所以那边的利润是拿出来分掉了。

按两成股林峰家又分了3仟,这是今年产能稍微上来了些的原因。

新孵坊地皮不小,弄成了个四合院的样子,靠路边是两间大房子分开的,一边是销售部门河办公室,另外一边是提货进货间。

中间空着请徐怀林安排人加工了个大栅栏门,办厂了晚上不锁起来可不行。

乘机把家里院墙也做了铁栏杆,刷上银色防锈漆。

要做三家一起,钱是给了的,不白占便宜,不是小数目,账面上都清清楚楚,有些东西能拿的,但是手续都妥妥的,为啥拿为啥没给钱,都有材料说明了。

不为别的,防止有人不服气告状,毕竟农机厂红火起来了,老徐这个位置很多人盯着呢。

但是他上面有乡长,下面有业绩,只要不犯错误,谁也拿不掉他。

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孵坊的后面一个8米乘8米的院子,二排的三间屋连一起,里面隔墙有门洞相通。

侧边是各两间,形成了各四四方方的格局。

生产车间7间,外面存货的一间,规模不小了。

除了交地皮的钱外,盖房子连同家具和货架啥的,一共花掉9仟,另外还有孵蛋设备是3仟,还是三家入股,2:4:3。

之所以调整比例,是因为林峰说了让老爸把村里的小店转让给了老大,大伯家现在就是光投钱不参与经营孵坊了,正好他搞小店加卖肉档口。

林国华抽身出来负责经营,往后股份是股份,参与经营和生产的人都按月发工资,不能混为一谈。

外带食品厂、禽蛋经营部也要统一管理起来,老爸是没这个能耐的。余庆国那边他打算下个月跟他谈这个事情。

老三跟着林国华一起负责生产,那边化工厂不是效益不好吗?

愿意挣钱的就过来上班,人手再不够,招人就是了,附近的村民忙完了地里的活,家里鸡又不用一直看着,夫妻两个总能抽出一个来,有钱赚怎么不行。

往后老爷子两口子就管做饭就行了,不用帮着干活,孵坊那边每月给他们40块钱。

外带食品厂、禽蛋经营部也要统一管理起来,老爸是没这个能耐的。余庆国那边他打算下个月跟他谈这个事情。

老三跟着林国华一起负责生产,那边化工厂不是效益不好吗?

愿意挣钱的就过来上班,人手再不够,招人就是了,附近的村民忙完了地里的活,家里鸡又不用一直看着,夫妻两个总能抽出一个来,有钱赚怎么不行。

往后老爷子两口子就管做饭就行了,不用帮着干活,孵坊那边每月给他们40块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