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出主意(1 / 2)

加入书签

林国华继续看店,正月几天过去,生意还得做。

正月十五,是个星期三,学校放了半天假。

这时候也没什么灯会灯谜啥的,林峰用竹蔑子、铁丝、红纸给培培扎了个灯笼,

“培培,给。”

这下可把林培培乐坏了,这从来没见过的稀奇玩意儿啊。

就要提着灯笼出去玩,林峰一把拉住她:

“晚上再去玩,点火的。”

“哦。”不甘不愿的。

傍晚,老爷子用芦竹杆稻草扎了个长把子,本地人叫麻串,不知由来,可能是早年用麻扎的吧。

有的地方讲究要提早在过年之前就要扎好,林峰这不用。

早早吃过晚饭,林云忠扛着草把,其他人跟在后面,林峰也是兴致高高,这事儿一辈子也忘不了了,对那个时候的农村娃娃来说,是个好玩的活动。

林培培提着她心爱的红灯笼,蜡烛已经点亮了。

林云鑫带着火柴,走到田头的地方,“哧”点燃了草把,然后一边走一边将草把在田埂上挥舞,跟在后面的大喊:“正月半,炸麻串...”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说用烟雾驱赶害虫,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烧完了麻串,几个人到处乱窜,看到低头的野草就点火,碰到草多的地方,还掏出随身带的红薯丢里面一起烧。

这天烧荒草,大人也不会来骂的,习俗就这样。

有的小孩,找不到什么草可以点的,干脆点了自家的草堆。

很快最后一批蛋孵出来了,这时候大鸡舍里面已经600多只鸡了,一间里面架子上已经满满当当的,其中的一百多只已经开始产蛋了。

满足的李秀英每天提着篮子捡蛋,家里喂鸡的饲料好一天90多个蛋,可把她开心到了。做梦都能笑醒了,就这么一天4块5的进账,扣掉饲料钱,也能有3块吧,后面等那些鸡全下蛋了,那还得了?

妈妈呀,不敢想象。

现在,孵蛋的活儿就算是移交给大伯三叔他们了。

选了个好日子开工,两家接连着把鸡舍盖出来了.

他们是盖在河边上,场院全空着,房子的结构完全模仿林峰设计的。

有现成的可以借鉴,为啥不用呢。

把电工请过来再布置了一下线路,这次各家的电表就独立了,后面生意做大,电费也不是小数目,亲兄弟明算账,你对我好心里也要有数,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

这次两间大鸡舍用来孵蛋,线路得粗,电工还特地回去换的电线,接了十几个灯头线出来,还装了几个插座,备不时之需。

现在的规模,满产一次可以孵1500个蛋了,这对庄稼人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了,把老大老三兴奋的不行,两手想搓,不知说啥好了,可想而知,家里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说好了先临时干着,等生意兴旺起来,三家按3:2:4分成,

因着老大要时不时的去砍肉卖,林国华是完全不在家里忙,算林峰的技术投股,李秀英有空就帮忙。

还有一成给老爷子的,以后这就是他们养老来源了,两老精神还好,这里那里都能帮上忙。

到三月份的时候,林峰家的鸡饲料就开始紧张起来了,800多只大部分母鸡都产蛋了,一天得要喂好多,天暖和了蚯蚓的繁殖又开始加速了,自留地那块就全搞上了。

角角落落的种点菜吃,往后菜不行就买点吧,这时候蔬菜可不值钱,比起生意,那是九牛一毛。

林峰太小,出不去,林国华人老实又跟外界没什么接触,只能是找许广发帮忙,在县里拉关系买了辆车,金鹿大杠。

买这个,实用。

车时候他们夫妻两个送来的,他们自家有一辆,各骑一个,回头两人共车走。

到门口引起了轰动,无他,太稀罕了,除了乡里干部和村长有车,周边几个队可从来没哪家买过。

林峰小跑着把老爸喊回来了,拿了两包大前门,小姨父关系好,又帮了大忙,不能亏了他。

回来门口一大群小孩看着,林培培在那转动着脚踏,崭新的链条新上了油,运行轻快无别,车路子飞快的转动,只听到轴承里面的弹子轻微的哒哒声。

“小心点,别弄倒了砸到人啊。”

吩咐一下培培,回屋里把烟递给小姨父,然后拿了些水果糖和瓜子出来,一人一点分了:

“你们玩的时候照应着点培培啊,别弄伤了。”

小家伙们幸福的含着糖,纷纷点头。

屋里林国华陪着小姨子两口子拉家常,李秀英早就烧好了鸡蛋茶,一人满满一大碗。

许广发打量着屋里:“国华啊,你家这是该翻盖了,太陋了啊。”

“咋不是呢,之前一直也拿不出钱,没办法。这不去年这运气赶上了,店里家里两边挣钱,不然哪能轮到我啊。”

队里除了队长和会计家是青砖小屋,其他人家都是泥草棚。

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许广发点拨二姐夫:

“二坨是个好的啊,往后该让他多见见世面。”

中午饭很丰盛,过年还剩下点咸鱼,鸡蛋、小鱼干、花生米,还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