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店(2 / 3)

加入书签

了。

晚上一家子人又聚在一起商量,都是没出去过的农民,啥也不懂,想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

林峰找奶奶要来一张草纸,他主动提出要主持会议。

大人们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觉得好笑,就随他玩。

幼儿园里才教过1到10的数字,汉字是一个没交,现才开始教字母呢,要过了年才会教些简单拼音和汉字。

所以林峰不能表现得太过分,你聪明是一回事,但是没学过的东西就会那就有些离谱了。

所以林峰在纸上面就写1、2、3、4、5...,后面不写字,画个图案在后面表示事情,显得靠谱又不离奇。

“我们开店就是学着供销社那样子弄吧,那个屋子门朝南,路在东边,人家来往的注意不到。

我们不如在东墙上开个门出来,墙上刷上商店两个字。

人家一下子就看到了,进来也方便。”

大家都觉得可行,于是林峰在1后面画了个门。

这个事儿老大老二去办,老大会点砖瓦手艺,不难。

“地上仓库原来就铺了砖头了,就不用动了,要弄个柜台。

家里的砖头可以拉过去,砌个垛子,上面铺块板子当柜台。

再学着供销社那个玻璃柜台那样打个架子,买点玻璃钉上,跟大柜台连着一起,把商店里外隔开。”

这个大家也没意见,到队里买点子木头。

老三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木匠,家里的门窗柜子啥的都是他整的,手艺还没丢。

林峰就在2后面画了个长方块,上面点些点表示柜台。

货物肯定不能全堆在里面,这样人家来买东西也看不清楚啊。

“东西都堆在里面靠墙,柜台后面人走动着卖东西,

后面弄个货架,多弄几层,跟供销社那个一样。

把手套鞋袜啥的都放上面,让人进来一下子就能看清楚。

卖完了再从后面拿过来摆上。”

这也是林家老三的活儿,自然是没话说。

木头货架,油漆就算了,刷点桐油就行,这东西队里长的桐树,桐果儿都收着呢。

榨点油出来把门板柜台货架刷一刷就行。

“最后我爸就负责买玻璃,还有帮大伯三叔做小工吧。

后面还要去供销社叫他们送货来。”

“你都安排我们干了,那你干啥呢?”

大伯见林峰人小鬼大的安排得头头是道,打趣他。

“我负责监工,你们不能偷懒啊!”

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接下来大家就按商议好的来办,老三去量好尺寸,在家里打柜台和货架。

打好了拉过去刷上桐油,时间来不及了就在屋里生火烤干。

反正那仓库里有点潮气,也得烤一下,不然东西都得坏了。

林国华跟着老大一起去砸墙,先在门顶的高度凿个槽子出来,用木板卡进去撑着。

然后下面的砖一块块的扒掉,开了个两米宽三米五高度的洞口,支上门框。

周边用砖头重新砌紧,下面也没留门槛,库房的地面比外面高得多了,回头还得做个坡。

到泡了石灰塘的人家高价买了点石灰,回来把屋里墙面上都摸了薄薄一层,这下子屋里看起来亮堂多了。

石灰之所以要高价买,是因为刚泡的石灰不能用。

石灰在塘里泡上了之后,等冷却了要刮掉多余的水用薄膜封起来。

埋上土熟化好几年,越陈越好,不然里面有些疙瘩子化不开。

你抹上墙时间一长那疙瘩崩开,墙面上就坑坑洼洼的。

柜台垛子也砌好了,就砌了三面墙,朝里空着,中间加了道隔墙。

下面还能放东西,里外也是抹上了石灰,等老二的家伙什弄来摆上就行了。

等货架柜台都拉到小店里面,门板也安上了,刷上桐油。

屋里点上火,把潮气和桐油都烤烤干,至于桐油会不会被烤得难看就顾不上了。

没法,开张时间紧迫。再在大门旁边墙上刷上商店两个字。

林国华量了格子柜台的档口尺寸,挑着箩筐去供销社划玻璃去了。

顺便叫人家送货来,烤一夜明天摆上货就可以开张了。

还带回来把大锁,门肯定是要锁起来的,晚上都回家了,不锁门东西还能保得住么。

到30号下午东西都送过来了,一家人帮着把东西都摆放归拢好。

柜台上面放着两个透明罐子,里面是水果糖和铅笔尺子,还放个算盘跟账本。

记账的是铅笔,村里都组织过扫盲培训班,搞了好几年。

所以常用的简单的字大人们基本上都会写,高深的文字就不行了。

玻璃柜台里面有三层,放着针线、火柴、肥皂、雨鞋等小件的东西。

还有比较金贵的香烟摆放这,飞马、雪山、大前门、勇士、生产,飞马雪山大前门少些,勇士和生产居多。

货架上有毛巾、袜子、玻璃镜子、火油灯马灯那些,都摆满了,一刀刀的草纸放在花架最下面一层。

第二层摆放着大刀的白纸和红纸,白纸是学生经常要买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