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谁出主意谁就去(2 / 3)
需要作出小小的调整。 毕竟主意都让洪承畴出了,那不是显得“中枢”没有参与感吗? 调整如下,第一,抚臣不宜移驻塔山。 此城低,四面皆高,是受敌之所。 如清兵一部出高桥,就会切断塔山与松、锦的联系。 如出连山,则切断宁远与塔山的联系。 因此,抚臣仍居宁远为上策。 第二,督臣不宜驻中后,应暂驻前屯为安全。 第三,洪承畴主张调喜峰口、董家口官兵出关,而以通州兵移驻喜、董两口。 兵部指出,目前清兵没有西进迹象,通州兵没有必要调防。 吴国俊还有重任,无需跟随大军行动。 兵部强调,洪承畴最担心的是“锦州运道中梗,樵采不通”。 再就是“兵民降夷杂居,仓中米豆甚少”。 他还担心出关士卒数多,关外粮草一时难以供应。 上面提出的问题,朝廷都会给予解决,你把心放肚子里吧。 然后他们建议崇祯,由洪承畴主要治理辽东之事。 毕竟按照大明的传统。 谁提的主意,谁就去干! 更何况你洪承畴如此有本事,不挂帅督师,舍你其谁? 崇桢批准了洪承畴的方略和兵部的补充意见。 责令户部速发天津米豆,运到前锋。 宁远饷司“务要多方接济”,不得疏虞。 洪承畴本想跟皇帝出出主意,同时把吴国俊这个不安分的人给送到辽东战场上,让他证明自己对大明的忠诚。 就算证明不了,也削弱一下吴国俊的军事实力,让他变得更加可控。 没成想洪承畴这个主意出完之后,他把他自己给主动送上去了。 最气人的是吴国俊这老小子,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得陛下的欢喜,封他为靖辽侯。 可辽东的事,一点都不让他掺和。 宛如个标签,就那么的挂起来,让大家看着。 洪承畴都怀疑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是否也与锤匪有勾结。 否则不会出这种主意。 但洪承畴显然是误会陈新甲了,他也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的。 按照大明目前的指挥,在他看来,也只有洪承畴一人能够有效的指挥明军对抗清军。 其余人当督臣前往辽东那个地界,估摸也就是损兵折将的下场。 倒是洪承畴的手段,让陈新甲认为,还有五五开的可能性。 按照目前而言,陈新甲都想把关在诏狱里的人都放出来可以遇见,他身边真的没什么拿得出手,可用之人了。 吴国俊万万没想到被他放回去的那几个言官,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直接把洪承畴给总理辽东诸事,顺便把他靖辽侯给摘出来,不用去趟辽东那浑水。 这说明当初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效的。 当然只是吴国俊自己的想法。 为了让崇祯放心派遣洪承畴领军前去,吴国俊又派王鹏进京去催促一二,尽快凑成此事。 大帅要与大明进行议和的事情,议论的怎么样了? 那孙传庭作为使者,已经到了蓟镇地界,就是想要进一步的促成议和之事。 当然这种事吴国俊不能出面,还得找监军太监商议。 作为主和派的代表人物高起潜自是落入了他的眼中,但是高起潜是主动派人去沉阳的,可没曾想派人去太原与反贼议和。 吴国俊主要是思索,该怎么跟他接上头,且不能暴露自己。 高起潜是崇祯控制关宁军的一把刀,但这刀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说照顾吴三桂吧,那也是多与祖大寿等人商议战事。 什么监军不重要,清军鞑子来了之后,他更是不发表意见,一切行动都听祖大寿的。 他深知,要是连关宁军都挡不住清军,那整个大明大抵是没有其余士卒能抵挡的住了。 别看吴国俊杀的鞑子分量不小,可他哪次能指挥大军战胜清军? 还不是靠着优势兵力家丁,来寻找二三百人的清军队伍进行绞杀。 故而在高起潜眼中,吴国俊也就是昔日辽东军将的普通人,不过是运气好些。 几千人围困几百人,以前辽东勐将多少都能做到,属于基本手段。 但奈何陛下十分信任吴国俊,高起潜自是与吴国俊有交流,但并不是很熟。 孙传庭作为议和的使者。 吴国俊不知道要如何把他送到高起潜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