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某处高地(2 / 3)

加入书签

“是,先生!”

那位学生站在方孝孺身旁,转向学生们背诵道:“《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等到他背诵完毕退到一旁,方孝孺这才说道:“以天下人的乐为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就是孟子在这一篇里的主张。”

“后来希文先生在《岳阳楼记》中有所引用,“先天下知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希文,就是范仲淹的字。

方孝孺又道:“希文先生言,我等读书人需要修身养性,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过单纯的修身养性不过是小道而已,并不是圣人教诲之真谛。”

话未说完,可是却停住了。

有学生问道:“先生,那么何为圣人教导的真谛?”

闻言,方孝孺回答道:“答桉就在这句话之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当你们学会了忧虑,为天下黎明百姓忧虑,为君王忧虑的时候,也就参透了圣人的思想和学术,从此以后无论是读书,还是悟道,都会得心应手,融会贯通……”

另有一学生问道:“先生,您的意思是让学生常怀爱民忠君之心吗?”

点点头,方孝孺道:“我辈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天下的黎明百姓都应该放在我们的心上,体贴百姓疾苦,顾念百姓,这才是读书的意义!”

说完了这话,又看着一位学生问道:“马泰,为师请问你,你近日对于百姓,对于天下,亦或是对于君王,有何忧虑?”

那位被点名的学生脸上顿时一红,赶紧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回禀先生,学生愚钝……觉得如今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大的灾殃,百姓生活安稳,所以,所以并无忧虑……”

看着他,方孝孺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样的动作让马泰更加觉得羞愧……

看着自己的学生们,方孝孺问道:“你们与马泰也有相同的看法吧?”

底下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有的觉得愧对老师的教诲,惭愧的低下了头,有的则点头承认自己的短缺,

方孝孺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说道:“以前我没有讲过,你们有所不知,没有学到,可以原谅……”

又说道:“即便是天下太平,百姓生活还算尚可,也并不代表没有可忧虑之事。

毒疮尚未显露之时,毒素已经在人的肌肤里面了;灾害未到之前,必然已经有所征兆,只是人们未曾察觉罢了。”

“真要等到毒疮发作,灾祸降临,危害天下百姓,到那个时候再去心急火燎、想方设法的筹备救灾,那就晚了!

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遭害,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会失去挚爱亲人……”

眼睛盯着自己的学生,方孝孺极为郑重的道:“比如眼下,正有一件极其凶险之事,需要我等读书人为天下百姓忧虑,为君王忧虑!”

“我等愚钝,不明白先生所说的为何,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学生们坐在蒲团上行礼道。

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点点头,方孝孺吸了一口气说道:“近期周报上所载,倭奴国使团声称国内出现乱成贼子,发动叛乱,请求大明朝廷出兵倭奴国一事,正是我等需要忧虑的!”

接着方孝孺就把自己内心的忧虑,把自己所猜想的结果告诉了学生们。

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自然无所顾忌,说话也越发豪迈,越发激起自己里面的责任和担当!

就像人在朗诵演讲的时候,能把自己感动的泪流满面一样!

此时的方孝孺觉得胸膛里面憋了一口气,实在不吐不快!

而自己身为大明官员,身为一个读圣贤书的人,更是觉得自己绝不能袖手旁观,致使天下生乱!

所以说到最后,方孝孺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又是康慨激昂一番,

接着说道:“擅自兴兵,擅开兵事,此乃取灾之道,此乃乱民之法!我等一定要一力阻止!”

学生们听罢之后,自然无不受感、都被自己先生的那份真诚和康慨所感动,里面也生出效法跟随贤者之心,

于是一个学生问道:“先生大德,学生佩服!只是不知道该如何阻止?”

人群当中一位学生听的心潮澎湃,话憋在自己里面像是快要爆炸了一般,实在不吐不快!

此时也顾不得礼仪了,高声喊道:“我等可以上书!陈明此事的危害,以此来劝谏陛下,警醒朝中滚滚诸公!”

“正该此理!”

“该当如此!”有学生表达赞同道。

“我等还可以去到知府衙门,去到布政使司,去到监察御史衙门,甚至可以去蜀王府,陈明我等到意愿!”

“我愿一同前去!”

“算上在下,一同前去!”

“在下愿意一同前往!”

面对学生们纷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