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以爱之名—医改(1 / 2)

加入书签

人逢喜事精神爽,古人诚不欺我。最近的朱佑樘看起来很是神清气爽。

整个皇宫仿佛都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到处依旧散发着大婚后的喜庆。

朝内大臣们也对他选择的这个皇后赞不绝口。

娶妻取贤概莫如此。

朱佑樘这一日轻松惬意地召开了午朝。

他率先开口道:“诸位臣工,想必大家也有耳闻,皇后未入宫以前,已有女神医之名,而且仁心仁术,未入宫之前,她便免费给京城百姓诊治看病。”

“自她入宫以来,京城再也没有医者对穷苦百姓进行免费诊治,皇后每思到此都有些于心不忍。”

“皇后对朕建言是不是可以建立一所女医馆,专门给女病人进行看病。诸位臣工意下如何?”

其实第一次见到谈允贤在给贫民窟的病人治病之时,朱佑樘便想好了通盘的医疗改革方案。

是的,看到谈允贤这个女医生,给了朱佑樘莫大的灵感,既然在大明朝能出现女医生,想必在明朝,民间接受新事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民风也没有如清朝那般保守。

这是好事,以后改革起码会少了很多来自于民间的阻力,要知道在清末就是修铁轨搭电报线都一堆乡村遗老遗少反对,这就是因为封闭保守的缘故。

朱佑樘想要是同样的事情估计在明朝阻力远远没有那般大,要知道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铁轨的滑轨用来运转货物,铁轨和滑轨类似,绝对没有那么大的阻力,所以,在明朝进行一下工业上的试探,要远比在清朝阻力小的不是一星半点。

看到谈允贤这个位女医生,朱佑樘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应该可以进行一番医疗改革。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不可能说改革之后的汪直大明立马进入了后的全民医保的状态。

在朱佑樘的构想中,那就是将医疗体系当成一门生意来做,而不是说想着全民医保,当成福利来搞,因为大明的财政不允许进行所谓的全民医保福利。

既然是一门生意,那自然追求的是盈利,所以医院体系是自负盈亏的。

其一自负盈亏又不能与民争利,这个平衡点需要把握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公私并存。允许私人医馆的存在,但医生执照却需要政府考核发放,这样有利于管控,或者说后续好收税。

其二还得杀富济贫,因为毕竟大明穷人多,富人少,看得起病的人少,看不起病的人多,那如何来均衡这种矛盾呢?

如何做到杀富济贫呢?制定医疗等级制度,想来达官显贵和富人必然不愿意和穷苦人共处一室,享受同等待遇,所以要给这些人vip待遇,他们定然乐意之至,既然是vip待遇,自然得是vip的收费。

还有就是让医生进行轮换义诊制,就是让医院定期开放免费义诊。如此穷人也能有机会看病。

在朱佑樘看来,能让大明少死人,就是医疗改革的胜利。

之所以要在大明各地都建立医院,朱佑樘是奔着盘活大明经济去的。

因为医疗改革,绝对不能让政府拨款,只要一提出来,朝中大臣就会反对。实在是大明财政长期处于崩溃边缘,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已经是大不易,别论再去干其他。

大明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财政破财。

所以朱佑樘这些举措都是奔着最终改善大明财政的目的而去。

第一步就是要在全国各地建立官营医院。并将私立医院也纳入管理体系,再将纳税灌入医院之中,医院毕竟是新鲜事物,一张白纸好画画。在医院起征税,应该让人能接受一点。

这样一步步地培养大明人纳税的好习惯。

毕竟大明人坏就坏在都无纳税观念,大地主想方设法逃税,商人想方设法不交税,最终导致大政府能收的税是一年比一年少。最终沦为财政破财。

朱佑樘想着根本改变这种财政疲态,医疗改革也许是个切入点,救病治人,总应该能被大臣们所接受,要是自负盈亏,或者能给朝堂带来收益,大臣们绝对举双手欢迎。

当朱佑樘向朝堂问起皇后如今再也无法进行义诊,此事如何解决之时,百官都面面相觑。

这皇上和皇后的感情也太好了吧,皇上竟然为了讨皇后欢心,竟然将这个拿到午朝发问。

“回皇上,我们可以开设女医馆,教导一些女医代皇后开馆看病。”李东阳出列提议道。

朱佑樘听后给李东阳投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内阁觉得李学士的提议如何?”朱佑樘低头看向刘吉问道。

“臣认为可行。”刘吉赞同道。

对于刘吉这种人来说,皇帝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没有不赞同的。再说建医馆也费不了几个钱,还能讨得皇上和皇后两个人的欢心,何乐而不为。

“自此皇后跟朕将,京城还有很多人看不起病,朕心难安。堂堂大明京城,首善之地,尚且还有许多因无钱而得不到医治之人,想想大明其他地方更是如此。”朱佑樘感慨道。

“臣等无能。”刘吉几个跪地谢罪道。

百官见刘吉带头谢罪,也都纷纷跪地谢罪:“臣等无能。”

朱佑樘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