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编纂《大明会典》(1 / 2)
满仓儿案件最终还是做了结案,虽然差强人意,但是朱佑樘也知道那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深挖的话,只会牵扯更多。
最终是丁哲因公造成人死亡,赔偿袁璘家其丧葬费,并贬为平民。陪审人员王爵和孔琦、陈玉都赎罪杖刑后,恢复原职。闵圭等第一次三司会审之人,被罚俸处分。
满仓儿被杖责,并送入浣衣局执役。
但是此案牵连入狱的人已经多达三十八人,所以朱佑樘不想再深挖,他都害怕,再深挖下去,朝堂之上就没有一个干净的。
可以说这个案子的曲曲折折实在是给了朱佑樘太大的冲击。从民间到朝堂,再到锦衣卫,厂卫。好像满大明全都充斥着坏人。
堂堂千户吴能,竟然穷到要卖女儿的地步,可想而知大明军队中的普通军士是生活在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
乐工袁璘逼良为娼。实在可恨,但是他有错吗,按照大明律,他并无过错,满仓儿是他花钱买的,而且他还为此送了命,可怜可鄙。
满仓儿,一位不幸的女人,最终也没有逃脱不幸的命运。
这是民间一出悲剧。
再说朝堂,闵圭他们竟然可以因为害怕厂卫,而刻意昧良心偏袒判决,这厂卫令人生惧到如此地步了吗?
还有那锦衣卫镇抚司难道已经沦落到成为厂卫走狗的地步了吗?
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大明的问题还很严重。朱佑樘越来越有一种紧迫感,最近朱佑樘开朝会时越发频发,早朝是常例,如今午朝都快成了他的日常。
今天朱佑樘又特意开了午朝。
不等百官率先开口,朱佑樘先说道:“有介于满仓儿案暴露的问题,诸位臣工需警醒,为了避免此种案件以后再发生,诸位臣工,有何谏言,但请直言,朕无不欣然接受。”
“启禀皇上,臣有事启奏。”刘健出列启奏道。
“奏来。”
“启禀皇上,此案最大的问题是为厂卫肆意干涉司法,恳请皇上裁撤厂卫。”刘健谏言道。
朱佑樘被刘健这谏言顿时弄得下不来台。看来这个从谏如流可不是一般的有难度啊,起码听从刘健的裁撤厂卫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事涉宫闱安全,此事暂且不议。”朱佑樘开口道。
“回皇上,宫闱安全,已有锦衣卫,恳请皇上裁撤厂卫。”刘健依旧不罢休地谏言道。
“锦衣卫此次就暴露不少问题,若是锦衣卫可用的话,当年先皇在位之时也就不会有妖道出没皇宫之事。”朱佑樘反驳道。
“关于厂卫之事,今后不议,朕自有整顿方案,诸位臣工但请议其他。”朱佑樘继续说道。
“臣有事启奏。”谢迁出列禀奏道。
“谢卿但请直言。”朱佑樘开口道。
“回皇上,刑部典吏徐圭此次直言上谏,此行为应该给予嘉奖。”谢迁提议道。
“谢卿所言极是,朕有意广开言路,此行为当嘉奖,以示鼓励。”朱佑樘说道:“诸位臣工,以为应该作何嘉奖?”
“臣以为可以将其今年的考核评为上”吏部尚书王恕提议道。
“可。”朱佑樘应允道。
“还有徐圭建言镇抚司审理案件时应该有正直官员参与其中,朕认为此建议很好。内阁需要议出一个章程出来,以后成为定制,以避免今后之不法。”
“臣领旨。”内阁首辅刘吉应答道。
“臣有事启奏。”李东阳出列启奏道。
“奏来。”朱佑樘倒是好奇李东阳向来在朝堂之上是不发一言的,今日破例开口,倒是要看看他何谏言。
“启禀皇上,臣以为如今我大明立国已有一百多年,典章堆积参差不齐,各部门职权不明,交叉重叠严重,还有就是刑罚处罚过严,臣恳请皇上重修《大明律》。”李东阳谏言道。
听完李东阳的谏言,朱佑樘开始振奋起来,这才是自己想要的。
什么裁撤厂卫,纯属瞎扯淡,裁撤了厂卫就是自闭耳目,他自己可就成了瞎眼皇帝,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厂卫暴露问题,不是应该一刀切裁撤掉,而是进行整治,并出具相关条例规范其章程。这才是行之有效并能保持长久活力的办法。
“李卿此言甚合朕意,此法才是深谋远虑之举,想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司其责,就应该有着规范典章,让各部各司其职。”
“另外朕有感于这些年来大明典章有所混乱,希望将其进行整理汇编,编纂一部属于大明的《大明会典》,这事也一并交给李卿你主持。”朱佑樘兴奋道。
“启禀皇上,皇上您有命,臣必然应允,只是这《大明会典》和《大明律》由于牵涉各种典章旧律较多,臣恳请皇上让礼部和刑部抽调人手协助。”李东阳说道。
“嗯,此事却是个浩大工程,应该成立专门的编撰小组,内阁意下如何?”朱佑樘问道。
刘吉惯会察言观色,明眼人都知道皇上这是想要重用他的三个授业恩师,而且三人都是出自翰林,不出意外必然入内阁,前面刘健已经入了内阁,谢迁也有所安排,如今就剩下李东阳还没有安排,这是要给李东阳刷资历好入阁。刘吉也无意去做坏人进行阻拦。
于是他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