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智取合肥(1 / 3)
合肥城外,孙策兵马的大营。
天空中下着大雨,不时还夹杂着狂风肆虐,士兵们在风雨中瑟瑟发抖,显得十分的痛苦。
大营正中的中军大帐内,坐在正中的自然是横扫江东,已经成为一方诸侯的小霸王孙策。
在他的左手边,坐的是程普、黄盖两位自孙坚时期就跟随的老将,在他们下首还跟随着凌操等一些新近跟随的将领。
在孙策的右手边,坐在首席的是一位英俊儒雅的青年将领,他就是孙策儿时的好友,也是助他东山再起的儒雅智将周瑜。
“公瑾(周瑜的字),我们和桥蕤在合肥已经对峙数日,我军屡次尝试攻城,都因为连绵大雨而受阻退回。”
“我军兵士终日处于大雨之中,已有多人感染风寒,在这样耗下去,只怕用不着和桥蕤再继续对战,我军自己就溃不成军了。这可如何是好?”孙策着急地向周瑜表达着自己的担心和情绪。
“主公,既然连绵大雨让我们无法攻下合肥,不如干脆撤兵吧。”周瑜沉吟片刻,向孙策建议道。
“撤兵?这个时候撤兵,我们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而且对于韩涛,我恐怕也无法交代啊。”
孙策听了周瑜的建议,一脸为难的说道。
“我们已经尝试了多次攻城,并非有意推诿或者蒙混,这些韩涛也应该有所了解。连日大雨,我军实在无法再继续作战,这也是客观事实。”
“我们之前向朝廷效忠,也是为了避免韩涛出兵袭击我们,给自己争取发展的时间,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对韩涛言听计从。”
“现在出兵围剿袁术,我们也是消耗自己的兵士和粮草,总不能明知不可为地无谓消耗。”
“先暂时撤军,待到天气放晴我军再卷土重来,攻取合肥,也未尝不可。韩涛想必也不会过分苛责!
”周瑜继续劝说着孙策。
孙策有些不甘心地转头看向程普、黄盖等人询问着:“德谋、公覆,你们认为如何?”
程普首先回应:”主公,公瑾之言甚有道理,在这里继续和桥蕤对峙,我们也无法攻取合肥,只会增加我军士兵的伤病。先行撤离等待时机,这是最好的选择。”
孙策见程普也这样说,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认为我军继续在这里耗下去没有意义,那就先行撤兵吧。”
……
合肥的城头,桥蕤带着兵士在城头巡视观察,远远地看到了孙策大军开始拔营撤退。
副将欣喜地向桥蕤汇报着:“将军,你快看,孙策在撤兵了,看来连日的大雨让他们实在扛不下去了。”
桥蕤看到这个情景却十分迟疑,孙策的突然撤兵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先不要高兴得太早,马上安排斥候出城探查,看看这孙策是真的撤兵了,还是在故弄玄虚欺骗我们?”桥蕤沉思片刻后向副将下达了指令。
副将立即领命,前去安排斥候出城查看。
斥候探查了一番后,很快带回了消息,向桥蕤汇报:孙策的大军的确全部拔营起寨向着庐江的方向撤离。
听到这个消息,桥蕤才彻底放松下来。
“看来是这场大雨帮了我们,孙策连日围城始终无法取得成效,也不得不退兵了。马上将此情况前往寿春汇报给陛下,顺便也了解一下其他各路兵马抵御敌军的情况,就说我们整顿好兵马,立即回转寿春前去支援。”
桥蕤感叹完毕,向部下下达着指令,立即安排人前往寿春禀报军情,随后也命令兵士们开始整顿行装,做着随时撤离的准备……
夜静更深,雨下得更大了。
因为孙策兵马已经撤退,而且桥蕤也下达了大军准备返回寿春的指令,所以守卫的兵士们明显的放松了下来,大部分人都到了城楼的位置躲雨,只有少数几人披着蓑衣在雨中巡视。
大雨使得守卫的视线也受到了明显的阻碍,也没人觉得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发动突袭,巡视的守卫也只是象征性地在雨中“溜达”了一圈,就回到了城楼的檐下开始避雨。
远处的城下,数千名黑影却在此时,冒着大雨,向着城墙快速地移动着,他们正是去而复返的孙策兵马。
原来,周瑜的所谓撤军,就是疑兵之计,目的就是迷惑桥蕤,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再趁着夜色和大雨杀回,对合肥发动突袭。
而在程普等将领面前也不透露真相,就是为了大军撤退的时候,感觉上更加真实,不让桥蕤的斥候发现破绽。
原本周瑜是不建议孙策亲自领兵返回突袭,但孙策却十分坚持,周瑜也只能听从他的安排,督导着大军,让孙策自己和凌操、黄盖带领着五千兵马趁着夜雨发动突袭。
孙策等人摸到城下,搭起人梯开始向城墙上攀爬。
尽管雨势很大,攀爬时十分艰难,但由于城头没有守军发现阻扰,孙策的兵马经过几次尝试之后,终于有几人爬上了城头,然后向下抛下了绳索。
有了绳索助力,孙策与黄盖、凌操率先登上了城头,随后又有数十名先锋兵士也登上了城头。
孙策看到身边的部下不断涌上城头,有了底气,他抽出父亲孙坚留下的遗物古锭刀,怒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