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嘴硬的何进(1 / 2)

加入书签

灵帝的这句话语气十分的严厉,已经是直指何进有不良的企图了。

何苗、十常侍以及董重都听出了灵帝话语里暗含的意思,都是低着头,谁也不敢说话。

韩涛则是偷眼去看向何进,想看看他怎么应对灵帝的质问。

出乎韩涛意料的是,何进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他镇定地向着灵帝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陛下,刚才的情形,是王芬当众宣布陛下已经驾崩,我等并不知陛下委身成驸马的贴身侍卫躲过了一劫,都轻信了王芬所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臣身为大将军,负有匡扶社稷的重任,逢此变故,自然是要极力确保朝政稳定。

“皇子辩乃是陛下嫡长子,按大汉立储之惯例,再此危难关头,理应由他继承皇位。”

“微臣所做,只为确保江山稳定,避免有心之徒惑乱朝纲,并无任何私心,还望陛下明察!”何进一番振振有词的辩解,将自己的野心掩饰了过去。

灵帝听了何进的话却是微有些语塞,对方的话说得合情合理,倒确实是找不到任何可以辩驳的地方。

张让老奸巨猾,马上就意识到何进的这番解释非常的到位,所以马上上前一步,附和着说道。

“陛下,大将军所言,的确有道理。所谓不知者不怪,当时我们的确不知陛下与驸马定下的妙计,都以为陛下已经蒙难。”

“大将军的安排,在这种危难时刻,的确是最为稳妥,也最能稳定大汉江山的做法。”

灵帝和韩涛这次是公开的合作,一起设计来对付王芬,足以说明两人之间的信任和密切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十常侍再不和何进联手,将来极有可能就要被各个击破,张让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才站出来帮何进说话。

其他的中常侍也都是久经官场之辈,张让一带头,他们马上也明白了他的用意,纷纷附和着。

“陛下,大将军的所做,的确是为大汉稳定着想。”

“是啊,陛下,若非大将军及时领军出现,臣等恐怕都要遭受叛贼的毒手,大将军实在是对社稷有功之臣。”

“危难时刻,若是换做微臣,也唯有如大将军一样的选择,还望陛下明察。”

这些中常侍七嘴八舌的一附和,让灵帝更加觉得无法去找何进的毛病了。

韩涛此时也意识到,何进的确是老谋深算,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将自己的问题全部遮掩了过去。

“父皇,儿臣也认为,大将军当时只是提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案,并无不妥之处。”

既然无法在这个问题上搬倒何进,韩涛不希望灵帝继续和何进保持着“敌对”的状态,也开口劝说着。

灵帝身为帝王,也不是纯粹的庸才,连韩涛都站出来替何进说话,立刻明白这时候要顺着台阶下的道理。

“大将军和众卿所奏,的确是有几分道理。这件事朕就不再深究。”

“大将军领军剿灭叛逆有功,驸马察觉王芬有叛逆之心,安排朕躲过兵变,二位都是劳苦功高。回到洛阳后,朕自会论功封赏。”

“还有那位替朕身死的绣衣直指,也要论功封赏,对其家人进行抚恤。”灵帝话锋一转,开始宣布对众人的封赏。

韩涛和何进赶忙磕头谢恩。

“父皇,王芬虽然伏法,但其或许还有漏网的同党,儿臣恳请父皇允许继续追查他的同党,一并法办。”

韩涛发现许攸并不在场,意识到他必定是提前藏匿了起来,而此人才是指证何进和袁绍主使王芬的关键,立刻向灵帝提出要继续追查。

“此事就交由驸马你去追查。冀州刺史王芬叛变,冀州境内已不太平,朕也不打算再去河间府了,明日一早,折返洛阳。”

灵帝将追查的事交给韩涛,随后宣布了返回洛阳的决定。

众人一起领旨。

“好了,折腾了一夜,朕也有心倦了,子真,你护卫朕休息,其他众卿也都各自去安歇吧。”

韩涛赶忙带着文谡和典韦上前,护卫着灵帝向庭院内走去。

何进、张让等人低头恭送着灵帝,他们偷眼看着韩涛,眼中都流露出了愤恨的目光。

韩涛等人护送着灵帝来到了庭院中原本安排给韩涛的住处。

文谡和典韦留在门外守护,韩涛护卫着灵帝进入了房间。

灵帝看着韩涛,愤恨地说道:“今夜之日,分明幕后的指使就是何进,子真你为何最后还要帮他说话?!”

“父皇,王芬被他当场灭口,我们已无指证他的证据。”

“当时他的兵马就在旁边,若是逼得太急,他率兵发难,儿臣虽然早有安排,但也需要进行厮杀,极有可能会误伤父皇。”

“儿臣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希望父皇暂时不要追究。”韩涛向灵帝解释着自己当时的想法。

“那难道此事就这样算了,我们就这样放过他了?”灵帝显然是非常的不甘心。

“父皇,在此地不适合和何进进行正面冲突,我们之前不是已经安排了削弱他实力的方法。”

“等回到洛阳,我们先安排董卓、袁绍、曹操立即出发去往益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