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生命的意义,在于呼吸(1 / 2)

加入书签

孙思邈。

一个听到名字就能让人想到慈悲、仁爱、宽厚等美好词汇的医德高尚的大夫。

他医术高明,拥有无数个“第一”。

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第一个发明导尿术;《千金方》是华夏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哪怕是零零发那种性格跳脱的人,见了孙思邈,也必须恭恭敬敬的行礼,唤一句“祖师”。

因为零零发的身份是妇科大夫,而妇科和儿科都是在孙思邈的倡导下建立出来的。

更让人尊重的,是孙思邈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是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大夫。

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无论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用亲身实践,为后世的大夫做榜样。

这也引出了“杏林”和“虎撑”。

孙思邈晚年在寓郊寺悬壶行医,不收诊金,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寺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杏,郁然成林。

杏子熟了之后,便卖掉杏子换取米粮,用以赈济灾贫。

孙思邈在山间采药的时候,一只被骨头卡住喉咙的老虎,趴在地上求救命,孙思邈用一个铜环卡住老虎的嘴,把手伸进去,拔出了骨头。

老虎感念孙思邈救命之恩,不复危害人畜,守护杏林,并充当药王坐骑。

铜环后来被改造成手摇铃,称之为“虎撑”,游方郎中多会手摇虎撑。

虎撑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表示医术非常高明。

孙思邈生于大统七年(541年),开皇元年(581年)隐居于太白山,一边钻研医术,一边修道炼丹,如今约有七十岁。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最高峰,和终南山毗邻。

在周朝的时候,曾经把太白山和终南山合并,统称为“太乙山”。

孙思邈专心钻研医术,济世救人,吕云澄便是可以一剑斩破青天,也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不过吕云澄那一个多月也不是干等着老酒发育,还让人从飞马牧场送来了《长生诀》,以及鲁妙子破译的文字。

长生诀记载了不少养生之术,孙思邈自然是想要看一看。

吕云澄自然不会对孙思邈摆谱,昨晚托岐晖送了一封拜帖,早晨众人沿着终南山游览,一路走到太白山草药最丰盛的山麓。

婠婠看着远处的太白山,眼中满是期待。

吕云澄是什么性子,她实在是太熟悉了,看似风轻云淡,实则狂的没边。

能被一个如此张狂的人称为“当世唯一一个纯粹好人”,摆足礼数求见,该是何等圣贤?

旁人从楼观台赶到太白山,需要很长时间,但众人皆是武林高手,悬崖峭壁一掠可过,倒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巳时二刻,众人到了太白山,见到了孙思邈。

年近七旬的孙思邈面上没有丝毫老态,神光内敛,皮肤晶莹,鬓边几缕白丝,不仅不显得苍老,反而为他增添了几分稳重。

他的气机异常的平和,圆润至极,透过阳光看去,身上仿佛有金光紫气环绕。

只是靠近,便会感觉到安宁和舒适。

道心种魔大法能够感知到万事万物的波动,婠婠领悟出的天魔十九重也有类似的能力,孙思邈是两人见过的波动速度最慢的人。

他的内心平静的好似一汪清泉,又像是绵绵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上前见了一礼,寒暄数句,两人谈到了正题。

吕云澄拿出长生诀,笑道:“昨夜传信,邀请孙道长共参长生诀,这便是原件,那七千多个字形,也都被鲁妙子大师破解出来。”

孙思邈打趣道:“此物当真能让人长生?”

吕云澄道:“除非破碎虚空,去往另一片天地,寻找新的机缘,否则哪有真能长生之人?

此物本为道家养生术,我也是误打误撞才领悟到了修行之法,养生和医术方面,却是看不懂了。

孙道长医术高深,定能参悟先贤遗泽,若能以此福泽后世,让世人皆能延寿一两年,亿万百姓一人一年,倒也算是‘长生’了。”

岐晖等人看着长生诀,眼中不由闪过渴望。

吕云澄破解长生诀早已传遍天下,吕云澄夫人,侍女,以及四个弟子,各自练成一篇长生诀,都凭此修行到了先天境界。

没有破译的长生诀是鸡肋,破译出来的,可就是能让人一步登天的四大奇书啊。

万没想到,吕云澄就这么送了出去。

孙思邈道:“吕宗主此言大善,当世皆传吕宗主张狂霸道,沉溺女色,肆意杀人,横行无忌,看来传言误会很大啊。”

吕云澄摆了摆手,道:“孙道长谬赞了,我面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

孙道长有济世救人之心,我回以丹方医书,助道长一臂之力,那些妖魔鬼怪有祸乱天下之心,我自然要宝剑出匣,斩妖除魔。”

“吕宗主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