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造纸印刷(1 / 2)
得了富丽居,李承乾心情大好。
陇西李氏如何发展,他自懒得理会,但富丽居这么大一栋楼子,能助他将自己的产业进一步扩张开来。
烈酒的生意异常火爆,考虑到如今禁酒令仍未完全解除,他的确需要新开一家大酒楼。
富丽居的招牌被下了去,换上了水云间东店的招牌,自此之后,水云间便有了东西二店,牢牢地坐稳了长安城第一酒楼的地位。
将装修打理新店的任务交给周掌柜,李承乾又拉上了马周,到了长安城郊转了一圈。
他要开设造纸厂和印刷厂。
自从前几天,与马周对酌畅谈之后,李承乾一直就在惦记着此事。
马周在详谈中,曾痛陈当下读书人的难题,其最大的根源就是书本太贵,普通人读不起书。
只有那些世家大族的年轻人,才能买得起书本,享受教育。
如此一来,仕人阶层,全叫世家掌控了,他们在官场上的势力,自然越来越大。
要想打破这一局面,就得将书本的价格给降下来。
李承乾自然能通过交易空间,从后世大量进来纸张书本。
但两世字体大不相同,后世的书本拿来没大作用。
再说他一人之力,总不能换来天下读书人所需的全部书本。
所以还是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来得方便。
从后世找来有关这两项技术的相关书本,研究了几夜,李承乾也算是稍有心得。
造纸术,在唐时还比较落后,造纸工艺原料的选取,都还存在极大改进空间。
李承乾对当下造纸流程进行了优化,又改用竹、檀皮、麦杆、稻杆等作为原料,已试验出合适的造纸流程,方便制造出价廉质优的纸张出来。
而印刷术,宋朝问世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配合上现在的雕版印刷,也能极大地降低印书成本。
有了技术基础,李承乾自然要先开两个厂子,将这些先进技术投产。
有了产出之后,他才好将这两项技术推广开来,降低书本纸张的价格。
辛辛苦苦忙活了几日,终于在长安城郊,选定了一处靠近水源,又极为荒僻的地点。
朝官府要了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人施工,建设厂房了。
但走到这一流程,李承乾又遇上麻烦事了。
没人施工!
长安城中倒是有不少靠给人搭房建屋维生的工匠,但前去询问,这些人全都将脑袋摇得拨浪鼓一样。
再一细问,人家说你那图纸设计得如此繁复,要求又那般精密,寻常匠人可不敢接手。
这事啊,还得找到诸多手艺娴熟的工匠,再加上精通设计建筑之事的将作能人在旁指导,才能得以施行。
这下算是给李承乾难住了。
问了问马周,人家也是个嘴炮王者,提出问题最在行,解决问题时便将两手一摊。
俺就是个读书人,哪里知道如何建房搭瓦啊?
找人?俺不熟啊!
期待了许久,却中途搁浅,这可叫李承乾心中犯了难。
这种时候,也只有求到李世民头上去了。
他手底下,不是有个将作监吗?那里应该有这方面的行家能手。
但要找李世民,李承乾又有些退缩。
上次申请出宫之事未得应允,李承乾可是气得许久都没去请安,双方一直处于冷战阶段。
这时候再为了搭建厂房之事求上门去,那得多丢脸啊!
但想到造纸印刷之事关乎大唐民生发展,李承乾还是厚着脸皮找了上去。
甘露殿内,老太监王德正在掩嘴轻笑,李世民正低头审阅奏章。
李承乾大步走进去,看到这副场景,便觉得火上心头。
看那李世民仿佛一丝不苟地审阅奏章,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不时上瞟的眼神,已将他心中得意彰显出来。
等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故作忙碌地问道:“承乾今日登门,可谓稀客啊!”
这老东西阴阳怪气,憋得李承乾差点直接转身离去。
在心中告诫自己,这是在为大唐百姓忍辱负重,李承乾将手一拱:“父皇先前说要奖赏儿臣,这事儿怎地就搁置下了?”
“哦?”
李世民将手中最后一份奏章放下,又随手从桌上捞了本书,假模假样地看了起来:“承乾这是求赏来了?”
他这副装腔拿调的架势,摆明了将“爷很忙,你求上门来,得先服个软认个错”写在脸上。
李承乾憋了一肚子火,正要发作,却突然看到了李世民手中的书。
他愣了住,脑中已在飞快运转。
李世民这时仍手捧着那本《左氏春秋传》,他眼睛虽专注在书册上,但心思全在眼角余光之上。
这么长时间来,李承乾一直不来请安,李世民自然知道,这太子心中,是负了气的。
这会儿李承乾求上门来,李世民自然要拿些腔调,好显一显自己父亲的威风来。
叫你负气离宫,还在宫外折腾了那么久。
水云间事了之后,居然还不来主动认罪……
这也太不给本天子面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