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酒楼热议(1 / 2)
对于这些民间流言,李世民似乎并不看重。
虽然他嘴上叮嘱了几句,嘱托李承乾要注意言行,为皇子表率云云。
但主动将李承乾召过去,将此事提点出来,已表明了他对李承乾的支持。
这很好理解,李承乾刚刚立了几项大功,早用实际表现证明了他并非贪玩误国的昏庸太子。
但李世民不做动作,并不代表李承乾可以对此事大而化之。
民间物议汹汹,继续演化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李承乾心中再清楚不过了。
自己前阵子,不还利用舆情,狠狠地打压了富丽居一把吗?
回到东宫,李承乾坐不住了。
他要想办法查明事情真相。
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压根没有在百姓之中露面,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自然不会无端引发百姓热议。
出现这种局面,只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搬弄是非,发动百姓攻诘自己。
但想动手查探,李承乾才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他手头上,压根没有可用的人。
他东宫手底下,本是有一干人的。
但这些人,多是前身在时,聚集的班底。
以前身贪玩的性子,凑出来的人马,水平自然是不行的。
李承乾可不敢用这些人来替自己办这等机密之事。
于是乎,他只能亲自出马了。
要想探查流言来源,自然得深入民间,了解流言传播途径。
而探听流言,最好是选择在那些人流聚集,物议汹涌之所。
很显然,水云间很符合这个条件。
水云间共有三层,二三两层是包厢雅间,一楼则是个极为宽敞的大堂。
大堂里摆满餐桌,正是人群密集之所。
这会儿,正是用餐时间,众人把酒畅谈,好不热闹。
酒桌本是各自分散开的,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各自在自己桌上闲聊讨论。
除非一种情况……
有人突然高谈阔论起来,引发全民探讨热潮。
“唉,听说了没,那太子殿下曾经召了突厥人进东宫,还将自己打扮成突厥人模样呢!”
正当众人各自围坐在自己桌边畅饮时候,最当中的一张酒桌上,有一个人突然高声提起了最近长安城中最热闹的话题。
这事情流传得极广,不少百姓都有听闻。
听到有人提及此事,众人自然都有兴趣,于是纷纷扭转过头,瞧了瞧那当中酒桌上的客官。
这是个穿着素色圆领襕袍、头戴幞头的年轻人,一身打扮近似于酒楼周掌柜,看上去像是肚中有些墨水的读书人。
他的桌上另坐了两个相似打扮的年轻人,看上去几人该是至交同窗一类的关系。
这年轻人看似是在和自己同桌的人闲聊,但说话声量极大,说完后又看向四周,显然是在寻求同道中人一起探讨。
读书人在百姓之中的地位,自然是高人一等的,他的话,真实性自然更高一筹。
已有人朝那读书人笑道:“这事我也听说了,还说那太子殿下不光喜好突厥人,还与各类胡人多有交往。”
又有人掺和道:“不错,听闻太子还给自己封了什么突厥官儿,还效仿突厥骑兵,整了支骑兵队伍,整日拉着骑兵在城外游猎呢!”
几个百姓一掺和,这讨论就由那三个读书人私下探讨,变成了大众议论。
一时间,其他人也掺和进来,各自发表意见。
太子最近是风云人物,他的种种劣迹,长安城中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
也不管这些言论是否真实,人人都将自己心中的太子殿下拉了出来,参与讨论之中。
那几个读书人倒还自持身份,没说什么太过分的话,但寻常百姓可不理会这些,说到最后,竟连太子强抢民女,公然纵马行凶这些毫无根据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那最先发言的读书人显然立志要做言论领袖,他坐在当中的酒桌上,不时与人探讨,还偶尔品评一二,引得周围人争相与其说话。
方才有人将太子当街杀人的段子说了出来,这会儿,这读书人笑着摇头,连摆手道:“这般无端的流言实不可信,咱们总不能平白冤枉了人家不是?”
他嘴里的话像是在替太子开脱,但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杀人的事做不得真,但其余的事儿,可就不一定了。
众人一通哄笑,又有人将自己最近听来的太子言论摆了出来,去求那读书人品评论证。
这读书人大多时候都报以默认的笑容,偶尔批判几条错漏百出的言论,引得众人遐思不已。
“哼,这些人,真真是太放肆了!”
此刻,二楼的包厢里头,胖太监刘全捶着桌子,一脸义愤填膺大骂着。
在他身旁的,自然是李承乾。
李承乾到得这水云间来,并非为了参与管理酒楼事务,而是来采风来了。
他要采的风,自然是民间对于他这个太子的流言。
这时底下一群人将自己贬得一文不值,听得李承乾啼笑皆非。
最先从李世民那里知道这个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