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先勿欺而后犯(2 / 3)
今必宁远之能救关门乎?倘奴酋以偏师取宁远而全军直抵关门,是内臣独代边吏受敌也,胜负之数,内臣能自保乎?此大可虑者一。” “兵家遣将必择有名望者以寒敌人之胆,敌必先问来将姓名以决已之进退,择文武为将即其才未必高而犹彼所不知,或恐有韩、白其人。” “今以内臣往,奴必谓此习于富贵膏梁,不闲兵事之人也,即奴未必攻关门,今以内臣招之矣,此大可虑者二。” “从前一经一抚动相争哄,昨日五总兵以为冗,欲去其三,乃今遣镇守三人,分守又三人,即人人皆贤,亦无此命将之体也。” “奴兵前称十八万,人人皆强,山海兵不满五六万,人人称弱,臣不知此六臣者遂能办此否也,此大可虑者三。” “昔年世宗皇帝八年尽革天下镇守内臣,深谋远虑,同符高皇,我皇上法祖飭戎,宜何择焉?” “祖宗朝即有遣中使者,乃在太平全盛之时,今皇上之欲遣者,适在危急存亡之日,马方骇也而又鼓之,此宗社所关,非若他事可再补。” “臣观历代史书,见李唐以鱼朝恩为观军容,虽安庆绪败亡,李光弼、郭子仪为将,犹不免兵溃于相州,而况六内臣并出,掣将吏之肘,隳任事之心,其有能不败者乎?” “当此时而治其罪,前有劲敌,后有军法,文武诸臣,固无所逃诛,而亦非六内臣之福也,皇上如不以臣言为然,乞敕下廷臣集议,务求万全之策。” 冯铨道罢,再次俯身,冲着皇帝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 他这个动作做得让朱由校直犯牙酸,冯铨表面上虽然东一句内臣没能力,西一句袁崇焕不可靠的,但这都算不上是“犯颜谏争”。 实际上真正称得上是冒犯天威的那一部分,是冯铨在话尾引用的鱼朝恩故事。 其实以唐王朝的国力而言,安史之乱本不应该持续八年,只是唐玄宗与唐肃宗父子瞎指挥,才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一举平定叛乱的机会,使得唐王朝最终由盛转衰。 第一次瞎指挥,是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关,坑死了二十万大军,导致潼关失守,高仙芝、封常清两位名将被处死,唐军自毁长城。 第二次瞎指挥,便是唐肃宗在相州之战中胡乱插手前线军务,导致六十万大军惨败,九镇节度使落荒而逃。 唐肃宗在讨伐安史叛军的前期,可谓是势如破竹,香积寺一战,唐军大败安庆绪的十万燕军,成功收复了两京,并将安史叛军势力逐步压缩至了河北之地。 安庆绪落败后,只能退守相州作困兽之斗,唐军围困相州,引水灌城,迫使安庆绪将帝位让给史思明,让史思明率军南下救援燕军。 到了这时,安史叛军中唯一有战斗力的就只剩下史思明麾下的部队了,只要唐军能打赢史思明,收复河北之地,其余的叛军势力都不足为虑。 在唐肃宗眼中,局势发展至此,大唐是稳赢了,因为在安禄山攻入潼关前,史思明根本不是郭子仪、李光弼的对手。 因此唐肃宗信心满满地调集了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鲁炅、李奂、许叔冀、董秦、李嗣业、季广琛等九镇节度使,与六十万大军出征,试图一战定乾坤。 当时唐王朝的国力还未透支,如果唐肃宗赢了,他是完全有机会改变大唐的历史命运的,最起码可以有效延缓唐朝中后期各地藩镇自立局面出现的时间。 没想到唐肃宗因眼看相州旦夕可下,便忌惮郭子仪等人拥兵自重,害怕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又会出现另外一个叛臣。 于是唐肃宗就以郭子仪和李光弼均为元勋,不好彼此统属为由,不设元帅之职,并派出宦官鱼朝恩指挥九镇兵马,为此,唐肃宗还专门为鱼朝恩设立了一个名为“观军容宣慰黜陟使”的官职。 鱼朝恩不懂兵法,他甫一就任,就让郭子仪的朔方军团去上游挖掘河道,准备水淹相州。 没了朔方军团抵御,史思明直接进逼相州,派出军队袭扰唐军大营,截断了唐军粮道。 唐军围困相州三个月,粮草耗尽,却久攻不下,导致士兵怨声载道,想撤兵回洛阳休整。 就在唐军士气涣散、疲态尽显之时,史思明乘势发起进攻,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等四部奋起反击,与之厮杀。 此时,郭子仪率朔方军团赶到战场增援,准备布阵反击,不料还未来得及列阵,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郭子仪所率主力朔方军被大风冲垮,进而引发了唐军的全线溃败,唐军士兵本已无心作战,见此情景,竟立刻一哄而散。 所幸风沙太大,史思明也未能乘胜追击,郭子仪等这才得以聚集溃军,不至于全军覆没。 事后,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全部推到了郭子仪身上,唐肃宗终于得以名正言顺地将郭子仪召还长安,解除了兵权。 因此冯铨提及鱼朝恩故事是相当阴险的,这其中隐藏了一条逻辑,皇帝遣派内臣的本质,就是皇帝无能,无法有效控制军队,才始终无法信任边将。 朱由校心想,冯铨这一句谏言看似平常无奇,实则直击要害,堪称是大奸似忠。 倘或他不愿被比作唐肃宗,那他就该收回成命,如此,既有朝令夕改之嫌,外廷和辽东诸将也不会感激他的好,反而会以为是冯铨劝谏得当。 倘或他承认了自己控制不住边将,必须要宦官出面才能管住关宁军,那他就等于间接承认了自己是唐肃宗第二,将派出去的内臣指为了鱼朝恩。 先不论鱼朝恩在历史上被缢杀于内廷的下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