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造不如买的现实(2 / 3)
不过明末没有将滑膛炮顺利进化为线膛炮,倒不全因是古代中国的科技落后。」 线膛炮因为膛线在发射过程中容易磨损,其报废的速度要高于滑膛炮,因此线膛炮虽然很早就被发现出来,但是直到西方侵华时仍然主要使用滑膛炮。」 「所以晚明即使有西学传入,但能提高火器准确度的膛线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就在朱由校细细思考系统小助手给他的科普提示时,石元雅将兵仗局的炮管捧到了皇帝的眼前。 朱由校顺手接过,将炮管平举到眼前,往管子里头一瞧。 ——果然没有膛线。 石元雅见到皇帝对着管壁看来看去,不禁有些惴惴不安,“皇爷是否觉得有哪里不妥?” 朱由校朝他笑了一笑,没讲膛线的事,而是指着炮管的径口问道,“倒是没有哪里不妥,朕只是在想,这孔洞是怎么钻出来的?” 石元雅回道,“是兵仗局的工匠钻出来的。” 朱由校讶异道,“这都是手工打磨出来的?没有用任何工具吗?” 石元雅进一步解释道,“兵仗局有专门的钻架,使得下部钻头保持不动,匠人们再用皮条拉动铳管转动,如此反复则可成型。” 朱由校了然道,“那也就是说,这炮管钻孔的大小、内壁的匀称与否,全部凭借的是钻孔工匠的手感和技巧了?” 石元雅道,“是的,不过这兵仗局钻孔的匠人都是积年的熟手,就算偶有差池,那也是万中之一,倘或钻出来的铳管不能制炮,奴婢们便会弃之不用。” 朱由校盯着那炮管陷入了沉思,「启明,我知道大明的火器技术迟迟不能取得突破的根源在哪里了。」 「晚明的工具制造全凭能工巧匠的熟练技艺,全不懂流水化和规模化,倘或是烧造瓷器或者打造黄花梨木家具这样的工艺品,那尚且可以说是底蕴深厚的中国工匠精神,但火器制造却不同。」 「炮管在纯手工操作下不可能始终保持一致,所以即使大明工匠再如何手艺纯熟,晚明制造出来的炮管口径依旧不一,炮管壁厚度也不一致。」 「尤其在炮管内部出现凸起时,火药的爆发力会被凸起处阻塞从而使其冲力回转,炮管壁薄弱的地方很可能出现炸膛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已经采用了相对安全的前膛炮,依然会出现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炸膛率。」 「明末并没有制造出统一的炮管和膛线的工业条件,所以大明现阶段的工业科技根本还不足以支撑热兵器部队的发展。」 启明赞许道,「宿主,你学习得很快啊!事实即是如此,炮管的统一和膛线的制造,都需要高度稳定的车床,而车床的建立依赖于数学、物理等精密科学才能实现。」 「因为车床是不规则的,生产的产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则图形,这些在传统几何和数学领域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微积分、解析几何等来完成。」 「西方科技是靠基础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合二为一才能一直发展,而大明却没有这样研究基础科学理论的土壤。」 「引进西方技术不难,难的是要在大明培养有思辨思维的科学家,难的是在大明建立能够规模化批量生产枪械的工业体系。」 「否则,大明就算有再多的赵士桢、徐光启、孙元化、茅元仪,他们即使用尽了所有的聪明才智,也只是某个时代个人的灵光一现,和古至今无数能人巧匠并无区别。」 朱由校道,「好了,我明白了,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火器发展问题,其实我真正遇上的是‘李约瑟难题’。」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科学和工业革命并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封建官僚制度加上加上科举制度的选拔,使得中国在官僚阶层非常有效地集中了大批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管理使得中国井然有序,并使中国发展了以整体理论,实用化研究方法的科技。」 「但这种制度的负面效应是,科技上的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新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中国的传统思想家满足于形成一套可以自洽的思想体系,而不重视思想体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应用,因此这些思想体系不能,也没有被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理论。」 启明笑眯眯道,「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李约瑟难题’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宿主可以在尝试解决这个难题的同时,自己在历史中寻找原因哦!」 朱由校兀自叹了口气,将炮管还给了石元雅,道,“这管子造得很好,不过朕仍是想,红衣大炮虽然威力巨大,却不适合用于守城。” “这种从西洋传来的重型火炮笨重不堪,运输不便,杀伤集中在一个小区域,而后金八旗以骑兵为主,最讲究灵活机动,不比那欧罗巴的洋人,他们打仗都是海上炮战,开着船你追我赶。” “红衣大炮适用于攻城和海战,而不是野战和守城,且这红衣大炮要从西洋而来,自然要按西法指点使用。” “前儿孙元化听闻奴酋率兵来围宁远,特意上疏朕要在宁远城用西洋铳台法,并言道,‘西洋之铳,若用之平地,万一不守,反籍寇兵,自当设台’。” “也就是说,这西洋火炮用以临敌必籍车,用以守城必籍台,洋人的炮必得配上西洋的铳台才能使用,这使用成本着实不小啊。” “虽然朕正月里就批准孙元化去辽东,让他亲自看看这个铳台该怎么建了,但依朕说呢,这守卫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