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永世求贤(1 / 2)
孟子最终还是留在了郢都,只为楚王那句‘理万民用王道’。 王道即指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应该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以利取得民心。孔子在对“仁”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学说,明确提出“仁政”的主张。孟子在见魏王蓥时曾提出过‘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仁政的两项重要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但由于孟子对人性的弱点估计不足,轻视法和奖惩措施的作用,过分依赖教化,不能满足君王称霸的急切愿望,因而没被当时的君主采纳。又因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根本上是一套人治思想,与法治相悖,因而对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后来的荀子曾说,“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霸道主张依法治国,用智和力,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以武力、刑法、权势等手段富国强兵和统治天下,是万民畏法而顺之。 王道主张仁政,主张用魄力、能力与态度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霸道主张强硬手段,二者在理念上上有着巨大差距。 人称半圣的王阳明认为王道与霸道的本质区别是:“王道”的起始点是“仁心”;而“霸道”的起始点,则是功利之心。 如尧舜禹等圣王的治理,为什么可以达到王道的程度?其实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仁心”已修养体悟到位,其心境,已然便是百姓之心、是天下人之心。 而到了后世各国君主争天下的时候呢?出发点还是首先以百姓为念么?不是了,更多的是为了君主自身的权势、疆土与其功名欲,有时出于被动地报国恨家仇,但终究不再是为了什么天下人的幸福安乐。 变法强国,法家才是正道。然,自天地不能两盈,而况于人事乎?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商鞅峭法长利,秦人民不聊生也是事实。 熊槐本身有着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的见识,他认为王道与霸道这两种治世之道并没有高下之分。为了早日实现他心中的大一统,使天下九洲,唯我华夏,他认为:王道是目标,但霸道是手段。 当然,战国时期的儒家也不是汉武以后的儒家,现在的儒家是真正为万民的。 在熊槐的想法里,对于楚国的国民,是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尝试着施行仁政的,所以他才会说出让孟子留下来的这句话。 跟随孟子来楚的弟十二子也都是人中翘楚,熊槐也不打算浪费,便询问孟子是否允许其弟子在楚出仕。其实,绝大多数孔子或孟子的弟子都是有着出仕意愿的,只不过儒家的理念难以被各诸侯国接受,导致了他们不能出仕,只能跟着老师在各国流浪。 这次面对楚王抛出的橄榄枝,孟子自然不会阻碍其弟子在楚国为官,毕竟如果以后有哪位弟子出息了,能够左右楚国朝堂,他的思想不就可以在楚国这样的大国贯彻落实下去了吗? 孟子回复熊槐,一切都看自己弟子的态度,他不会反对。于是乎,熊槐便召见了孟子的十二弟子,他们是:万章、公孙丑、乐正克、公都不显、陈臻、陈代、高齐、徐辟、彭更、子叔疑、曹交、周霄。 这十二人中,公孙丑、陈臻、陈代是齐国人,他们拒绝了熊槐的邀请,直言欲回齐国;万章愿一生追随恩师做学问,不愿为官;其余人皆愿在楚为官或入百家学院。 熊槐安排他们到贤才馆,与为求贤令而来的列国贤才一同报备,等待他定期的考核,授予官爵。 贤才馆是一座偌大的庭院,大门前树立着一座石坊,门额正中是熊槐亲书的四个大字——永世求贤。庭院内围城方框的四排青砖瓦房,分割成两百多间小屋,入楚士子人各一间。右尹昭翦亲自督办贤才馆士子们的饮食,保证士子每日两餐皆有肉食。这样的伙食即便是都城,郢都国人也不能做到日有一肉,而入楚士子却是餐餐有肉,谈何容易?国人们每日闻着贤才馆飘出来的肉香,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儿子讲这样的话:“看见了吗?想天天吃肉,就得有本事进贤才馆!哎,楚国不一样了,要改变了哟!” 自打这贤才馆建立以来,已经荟聚了数十名列国士子,不过因为求贤令发布的时间才不足一月,也就附近的士子能够赶来,远一些的便要不知什么时候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一条大鱼也没有。 这些士子来到之后,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安排,却也不是无所事事。正所谓文无第一,来这里的每一个人莫不是心高气傲,满心抱负。三两日之后,这几十名士子大多群以儒道法墨等诸子派别,或三三两两以国别成群。日间,在庭院中央的巨大榕树下乘着凉荫,每人一张席,木几成圆,津津有味地观看中央两名士子的辩论。 辩论的主题多为儒道法墨所涉的治国理念之争,热火朝天,辩论声就连树上的蝉鸣也无法遮住,偶尔也会飘到贤才馆外。渐渐地,贤才馆的辩论传遍了郢都的每一个角落。郢都国人每日里茶余饭后的谈点多是这些士子们又辩论了什么话题,惹得哪位大臣前来观看云云。 风声传到了熊槐耳中,熊槐倒是饶有兴致。因为这个让他想到了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历经威宣两代发展到鼎盛。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