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邯郸求援(1 / 2)
大军在城外驻扎,公孙衍和他的亲兵随县令进了城。 “上将军,蒲阳战事如何?”县令有些忐忑地问道。 公孙衍面色自然铁青,没有回答。县令讪讪地退到了一边不再说话。 半晌之后,公孙衍面色好看了一些,他长吁一口气,问身旁的军司马道:“魏伦回来没?” 军司马摇摇头,“先锋军一万人活着出来的不足五千,魏将军他...他战死了!” “砰!”公孙衍重重地拍了一下木案,案上的茶水撒出来一大半,堂内一众人等噤若寒蝉。 “魏伦...”公孙衍叹了口气,念叨着魏伦的名字。在他的远景中,这个年轻的将领本是魏国的未来,与他的族弟公孙喜同是撑起未来二十年魏国军届的优秀年轻一代,没想到早早地战死沙场。 他有些自责,是他将魏伦带来蒲阳的。 “其他损失如何?”公孙衍接着问。 “先锋军折损在山谷五千余,随后在秦军的伏击中又战死万余,突围南下时走失不知凡几,如今随上将军到达北屈的将士总共不到八万人。” 公孙衍默然。尚未到达蒲阳,十万大军就已经折损了两万多。他公孙衍自领兵作战以来还曾未受到如此大的失败。 他张仪有什么兵家才能,竟让他蒙受如此大的耻辱?他不甘心! 山谷被堵,他们想要绕过山谷就必须多花两天的时间,加上新败士气低落,士卒们需要时间恢复休整,等再一次到达蒲阳时,蒲阳恐怕已经易主了。 不过,秦军攻破了蒲阳又如何?那得他们受得住才行!公孙衍冷笑,张仪秦军进入蒲阳更好,我刚好来一个瓮中捉鳖,报一败之仇! “全军在此休整十天,广派游骑斥候,详加探查蒲阳以及周边的情况,命人潜入蒲阳告知魏章,不可死守蒲阳,令他见机突围,南下与我汇合。另外,你带着我的符牌前往北屈周边调兵,十日内我要凑齐十五万大军,对秦军发起反击,这一次我要张仪插翅难逃!” 军司马嘿的一声领命而去。 两日后,一名来自大梁的偈者来报,惠相已经从楚国赶往赵国邯郸求援,楚王熊槐承诺将派策士前往秦国游说秦王退兵。 公孙衍冷哼一声,这楚王当真狡猾无耻,明知游说秦王不会有什么效果,却能表现出自己有所作为。 至于游说赵侯出兵?公孙衍觉得还需谨慎,毕竟两国关系微妙。而且惠施凭什么说动赵侯出兵? 公孙衍对于赵国能否出兵不太抱希望,而且齐楚两国与秦国暧昧不明,所以他还是寄希望于依靠魏国自己的力量来击败秦军,击败张仪。 第三天,公孙衍等来了蒲阳主将魏章,他收到了公孙衍的命令后便连夜从东门突围而出,秦军也没有追击过甚,就这样蒲阳总算是落到了秦军手里。 蒲阳三万守军到达北屈大营的只有一万七千余人,其中武卒有六千余人。蒲阳一战,魏武卒损失近半。 这样一来,北屈的魏军总共差不多有九万人,距离公孙衍的十五万的目标还有六万人。 赵都邯郸,王城。 如今的赵国之主是年过五旬的赵侯赵语(赵肃侯),他戎马一生,与诸侯几乎连年征战 ,在狼烟四起的战国兼并战争中,能够稳住局势,不但保全了赵国的基业,并而且使得赵国日渐强大,更是引起了秦、齐、楚的重视,可见他非是简简单单的守成之君。如今正当魏国的百年霸业日渐衰落时,他却想迎难而上,让赵国顶替魏国扛起三晋的领导大旗。 年过五旬的赵侯语在偏殿召见了魏相惠施。年轻的太子赵雍,赵语最信任的谋臣肥义也都在。 赵雍今年才十三岁,青涩得很。但是赵语自知年龄大了,便想早点让太子熟悉国家大事,每有议事,便让太子旁听。 “让我赵国出兵救援蒲阳,与秦国对抗?”赵语一声嗤笑,显然是没有出兵的打算。 虽然早有心里准备,赵语的态度还是让惠施感到了难堪。他甚至想当即就拂袖而走,但是一想到公孙衍期盼的神情,一想到蒲阳丢掉的严重后果,他又深吸一口气忍了下来。 “敢问赵侯笑为何意?”惠施冷着脸问道。 “哈哈,惠施你竟不知为何?”赵语大笑几声,眯眼盯着惠施。 “不知!”他回答地倒是干脆。 “好!那本侯便说与你听,好叫你知道本侯为何不出兵!”赵语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大王请讲!”惠施梗着脖子拱手道。 “其一,三晋原本一体,但是魏瑩屡次三番攻我赵国,围我邯郸,却是为何?其二,三晋之间内斗还则罢了,四年前他魏瑩联合齐国攻我又是为何,想灭我赵国吗?” 惠施有些理亏,说实话,前些年魏国强大之时没少欺负赵国。 惠施定了定神,回道:“敢问赵侯,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前,秦不敢东出函谷,楚不过江淮,齐不外拓,原因何在?” “自然是因为晋国强大,哼!”赵侯冷哼一声,“魏瑩莫非是想将三晋归一?” 惠施心下一抖,暗道魏王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他呵呵一笑道:“赵侯何出此言?昔年晋有四氏曰:智、赵、魏、韩,智氏独大,若非三氏联合灭智,如今恐怕是智氏之晋了!赵、魏、韩乃兄弟之国,三晋和则霸,三晋分则外人侮之。所谓蛇无头不行,魏王也只是想引领三晋在这大争之世称雄罢了,可从未想过灭赵灭韩,三晋归一,赵侯切莫多想!” “惠相果真是舌灿莲花!” 这时,赵语的谋臣肥义呵呵一笑起身向惠施问道:“敢问惠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