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初见林如海(三更,求票求收藏)(1 / 2)

加入书签

到了金陵,早有得了消息的贾家族人等候在码头,见贾蓉的船到了都赶忙来迎。  贾蓉和和众人一一见了礼,便让人将贾珍和贾敬的棺材从船上运了下来。  先放到贾家老宅里,又请人算了日子,只待吉日就将二人送入贾家祖坟。  这二日,贾蓉住在老宅中,自有不少人前来追悼。  江南亲军大营的驻守将军彭继钢更是亲自前来,贾蓉将其请到里间亲自招待。  这彭继钢祖上多受宁、荣二国公的提拔,和贾家关系深厚,因此亲自前前来悼念。  贾蓉拿莫不住此人派别,因此只以故交相待。  二人闲叙一会儿,彭继钢劝慰了一番贾蓉,就告辞离去。  贾蓉亲自将彭继钢送出了府门,待其走了方才回去。  未多时,就有门子来报,林如海来了。  林如海乃是皇帝心腹,巡查江南盐政,乃是真正的朝廷重臣。  自先帝在扬州特许了七个“商籍”的名额,允许商人参加科举后。  扬州盐商迅速聚集,每年经扬州运销的盐达一百二十多万引(每引折盐二百到四百斤),仅盐课一项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从海滨盐场经扬州转运到各省市场,价格可涨十倍以上。  去年一年,扬州盐商缴纳盐课四百万两,占全国盐税六成左右。  此外每年还要给皇帝内库送去二三十万两的孝敬。  要知道皇帝内库每年不过才四五十万两的收入,林如海进贡的份额可占皇帝私收入的一半。  因此林如海在皇帝面前说话很有分量,若是能得到林如海的举荐,那可比找别人好用的多。  贾蓉赶忙亲自去迎,林如海拜了贾敬和贾珍的棺材后,贾蓉便请其到里间说话。  贾蓉让人给林如海上了茶,说道:“林太爷亲自前来,小子不剩恐慌。小子回来时,林姑姑拖我给林太爷带了些东西,正好今日交给林太爷。”  说着,让人去将林黛玉给林如海的那包东西拿过来。  林如海一年未曾见到女儿,甚为想念,如今见女儿给自己带来了东西,自是感动不已。  说道:“劳烦贤孙了,贤孙此次回来是事情颇多,小女还如此劳烦贤孙,实在过意不去。”  贾蓉道:“林太爷这话就见外了,本就是亲戚,合该互相帮助。况且这是林姑姑的一片孝心,我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说着,伸手将旁边丫鬟拿过来的包袱接了过来,递与林如海说道:“得知我要回金陵,林姑姑提前三个月就做准备,给林太爷亲手做了双鞋子,嘱咐我要亲自交给林太爷。如今小子交给林太爷,也是完成了林姑姑的嘱托。”  林荣海听了,打开包袱,看到里面放着一双刺绣粉底皂靴,旁边还有一个稍小的包裹。又打开一看,里面都是些璎珞、宫绦,还有一封林黛玉的书信。  林如海打开书信看了,全篇都是林黛玉问候自己身体,关心自己的话语。只说自己在贾府过得很好,叫林如海不要担心。  林如海看了,想起黛玉今年不过方才九岁。却已如此懂事,一时眼眶湿润,落下泪来。  只觉自己不能亲自抚养,亏欠黛玉甚多。  贾蓉在一旁看林如海老泪纵横,赶忙劝道:“林姑姑拳拳孝心,林太爷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就落下泪来了?”  林如海闻言擦了擦眼泪,说道:“让贤孙见笑了。老夫许久未见小女,一时之间有些失态。”  又实在挂念林黛玉,问道:“小女远在京城,住在亲家这里。原不应问,只实在担心,不知小女如今过得如何?”  贾蓉见此机会便趁机告宝玉一状,说道:“林姑姑在那府里非常受老太太疼爱,比一般家中子女还受宠爱。只是林姑姑现在和我宝二叔住在一起,我宝二叔年纪尚小,又时常淘气,有时会惹得林姑姑伤心。此外,林姑姑还时常思念林太爷。除了这两件事外,府中再无人惹林姑姑伤心。”  林如海听说女儿和宝玉住在一起,还受宝玉欺负,有些着急,赶忙说道:“男女有别,况且小女如今年龄大了,怎可让小女和宝侄子住在一起。等我书信一封送与老太君,切莫让二人再住在一起。”  又看着贾蓉,说道:“还劳烦贤孙日后帮忙多看照小女,老夫必感激不尽。”  贾蓉正色道:“林太爷请放心,我大姑姑和林姑姑常在一起玩。我时常去探望二人,因此和林姑姑关系颇好。况且,如今家中只我一人,我也理应照顾我姑姑,林姑姑但凡有事也可托付与我。”  林如海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何该如此,如今贤孙家中只你一人,日后应当努力学问,振兴祖宗事业才好。”  来了,来了,正戏来了。贾蓉听了故作叹息道:“小子也想考取个功名,只是小子马上就要袭爵。况且先前因我父亲的事,恐恶了陛下,因此,一时之间也寻不到出路,还望林太爷帮忙指条明路。”  林如海闻言,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令尊之事,我亦有所耳闻。当今陛下圣明,既责罚过令尊,想必也不会牵连到贤孙。贤孙日后要袭爵,确实不便科举。既然如此,贤孙日后还当勤练功夫,多关心时政,如此,我也好上疏举荐贤孙。”  贾蓉听了大喜过望,赶忙说道:“林太爷,尽管放心。小子虽不能科举,但骑术、步射皆是精通。而且小子常告诫自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若能得林太爷举荐,小子必不胜感激。”  林如海听了一奇,问道:“这副对联确实有意思,可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贾蓉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