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三节(1 / 3)

加入书签

三  天气刚刚变化,胡区民和唐国安就到水电站工地火速组织了抢险队,展开抗击龙卷风抢险救灾的紧急行动。  龙凤山工区的专业队员和工作人员,也和其他工区的人一样,对洞庭水电工程是有特殊感情的。他们深深懂得:这项规模巨大的骨干工程,将为洞庭湖区的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多出一分力,就是为新时期多作一分贡献;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点改变家乡的面貌。去年春天,他们就来到了工地。当时天寒地冻,诸葛智忙于打个人的小算盘,没有创造好开工的条件,他们几乎露天住宿,也毫无怨言地从头做起。一边施工;一边下湖割芦苇,砍杨桩,自己动手盖工棚。诸葛智按照平步青的既定方针,借故说风钻机没有运来,他们就抡起大锤打钢钎,用手装填炸药,一炮一炮往下炸。基坑积满了泥水,抽水排污设备安装不赢,大家冒着严寒跳进雪水里,排成一长溜一长溜的队伍,一脸盆一脸盆、一提桶一提桶地把泥水舀干。他们爱听炮声,爱闻硝烟,爱开斗车,爱浇灌混凝土,更爱高高耸立的钢筋骨架。发自内心的爱,转化成了实际行动,工程的进展和每个建设项目的完成,该是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啊。现在,当工程建设的头号敌人——龙卷风——突然袭击工地的时候,他们怎能坐以待毙,不予以坚决的自卫反击呢?因此,一声号令,就立刻集合拢来,一个个浑如暴风雨中的雄鹰,拉开了激战的架势。  人员分成了两大组:一组,由余太山和魏竟成带队,用补充的钢索绑牢加固脚手架和钢筋骨架,保护建筑物;另一组,由胡区民、唐国安指挥,做好转移和掩蔽机械设备的工作。  飓风在工地上挑战似的厉声怒号,在建筑物的空骨架中间喧腾呼啸。  余太山带头登上脚手架,魏竟成大声命令:“跟着上!快,快!”  胡区民冲着他们呼喊:“多加几股绳子和钢索,绑扎结实。”  大家飞快地工作,而风也以惊人的速度增涨着。人被吹得像玩具一样东倒西歪。摔倒了,他们又跌跌撞撞爬起来,冲上去。无论如何,甚至丢掉性命,也要保住建设成果,抢出施工设备。  胡区民匆忙去解僵硬的钢索,差点被金永生开的汽车压死。他命令车队冒着翻车的危险,把抬进车厢里的设备拉回仓库。汽车和拖拉机蹒跚地爬行着,唐国安指挥车辆通过乱哄哄的人群,一股风把他掀起来,掷到车轮底下,胡区民不顾一切扑上去,撞伤了自己,才把老头子拖出来。  风奇怪地从四面八方袭来,有时把人推上前,有时逼迫他们退下去,有时又从侧面插一下,有时又俯冲下来把人往下压,有时又顺地而来把人掀翻。胡区民估计:这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采取坚决有力的强硬行动,稍有丝毫的疏忽或者半点动摇,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身先士卒,拼命苦干,再三再四的鼓舞士气:  “同志们,坚持啊,坚持到底才是胜利!”  水上运输队的船员水手也加入了抢险的行列。一阵风把船长熊进和尹少海掀翻在地,以致好久都站不起来。然而他们刚挣扎着站起身,又赶紧抓住粗钢绳往绞车那里拖,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鼻子和肘子流出了鲜血,继续喊着号子:  “全力以赴,嗨嗬!抗风暴呀,嗨嗬……”  金永生卸车转来,又去帮助抬机器,被一根绷紧的钢索打中了脑袋,脑浆飞迸,踉跄几步,身子一软,当场倒地牺牲了。唐国安眼看着狂飚把两个人吹得飘起来,跌进了钢筋墩里。  田边菊赶到水电站工地,无法找着唐国安。她脑子一转,迅急爬上脚手架。  “过来,野菊花!”魏竟成话音刚落,一块竹板斜对着田边菊砍下来,她肩头麻木了,涌出了粘糊的热血。余太山扑上去搀扶她,忽然惊天动地一声爆响,脚手架崩塌了,田边菊和余太山连同脚手架垮了下去。  狂风,一阵比一阵猛烈地嘶吼;暴雨开始发疯般地向人们头顶上倾泻。  工区所有的扩音器一齐打开了,它们在暴风雨中一遍又一遍地传送命令:  “全体工作人员,全体专业队员,大堤危急,上堤抢险!”  从哨所往堤上跑步的钟明,一路跑一路大声呼叫:  “龙卷风,龙卷风!赶快上堤,救灾抢险!”  工棚内外,大堤上下,顿时锣鸣呐喊,数十个专业队的土广播也配合着叫喊起来。  顷刻之间,像山呼海啸,像战马悲鸣,风声、雨声、锣声、汽笛声、喇叭声、呐喊声和阵阵吆喝声,互相应和,互相渗透,响彻一片,汇成一种经久不息的声浪,传遍工地,震撼整个夜空。人们紧急动员起来,不论是张三是李四,还是施工队员,政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或者是宣传员、理发员、卫生员、炊事员、都纷纷出动了。他们穿起雨衣,拿起工具,推起板车,挑起箢箕,扛起锄头铁锹,争先恐后拥上大堤。  湖面上,闪电撕破黑压压的乌云,炸雷又激起了冲天的水柱。排山般的恶浪滚滚而来,巨澜狂涌,惊涛裂岸。  人们向风雨和洪水展开了激烈的大抗争。背芦梱、扛沙包、抬石头、担泥土、推板车、抡起十八磅大锤打浪桩。孙伟、史光道、汤业兴、曾子强,真不愧是几员虎将,他们光着脑袋,上身赤膊,下身赤脚,挺起胸脯,把器材物资运往安全地点,大颗大颗的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