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雷锋不是那么好当的(1 / 2)
每年的夏季麦收,绝对是夏洼村的头等大事。 这段时间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室外温度达到了一个小高峰。那怕站在地头的树荫下,也能感到扑面而来的热风。 今天是夏洼村麦收正式开始的日子,一台台带有收割装置的手扶拖拉机在麦地里来回奔忙。收割的麦秆如裁剪出来的布匹一样平摊在手掌高的麦茬上。 这是今年乡里农技站刚配发下来的新设备,已经完全取代了早些年镰刀收割的劳作方式,极大地减轻了农忙时节广大村民的劳动强度。现在大家只需要把收割整齐的麦秆聚拢成堆,然后装车运回晒场就好。 今年乡里农技站给夏洼村安排了六台这样的收割机,按照这个速度,基本上两天时间,就可以收完这两千来亩的麦子。这要放在以前用人工收割的话,没个十天半月是绝对收不上来的。 何安泽家连同外公,爷爷家,三家算下来也有二十来亩地的麦子。因为早上就有轮到收割的地块,所以何安泽一早就戴上草帽,手拿镰刀,跟着爸妈他们下了地。 站在地头举目远眺,成熟的麦子一眼望不到边。扑面而来的微风中,夹杂着麦秸收割泛起的清香。这是丰收的味道,自从有记忆以来,这种味道就深深地刻进了骨子里。 自家地头那边站了几个村民,大伙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地里的收割机还在麦子组成的海洋里畅游,持续不断地切割下一行行麦秆。 何安泽这会一个人站在稍远的树荫下,特意离人群远远的。因为实在害怕别人问起自己的高考成绩,这两天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已经有点麻木了。 蹲在树荫下,何安泽无聊的四处张望,远远就看见张桂花带着自家的大小子,正赶着一辆驴车往自家地里走去。他们家的麦田地势较高,成熟的相对要早。所以也是收割最早的一批,这会附近地块的村民也在一车车地往家拉麦秆。 何安泽皱皱眉头,想起了昨天下午的事情,纠结一番最终提着镰刀跟了上去。反正自家地里不缺人手,自己就继续做回雷锋吧。 走到张桂花家地头,看见他们家的大小子正不情不愿地拿着铁叉往一起聚拢麦秸。这大太阳的,把读初中的孩子晒的直冒油。 张桂花一边往驴车上装麦秸,一边催促大小子手脚麻利点。十三四岁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看电视,学习学习不行,干活干活不行,和他爸简直一个模子脱出来的,看着就堵得慌。 自家这五六亩地,往年丈夫当会计的时候,不愁没有村民主动帮忙,基本都轮不到自己上手。 这死鬼丈夫才不干会计没几天,家里就没人登门了。眼瞅着这黄澄澄的麦子堆在地上也没人帮忙,张桂花就憋屈的慌。 “桂花婶子,我来帮你!” “安泽啊,这怎么好意思呢,你们家我看早上也要收到啦,快去忙家里那边,婶子慢慢干就好。” “没事,还没收到,我先帮您干点。” 收麦子这类农活,何安泽做起来熟练的很。从小到大,每年麦假,自己都是从不偷懒的。 再加上自己身架大,抱起麦捆的时候,总是三个四个的一起抱。就连张桂花家的大小子,看着何安泽干活的劲头,也连忙打起精神加快手里的动作。 说话间,四叔林红旗带着生产队长李成从远处走过来。本来两人是去电灌站查看设备检修情况的,这会看到在地里忙的满头大汗的何安泽,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决定还是过来帮帮忙。 正所谓人多好办事,装满满满一驴车麦秸。林红旗驾着车,李成牵着驴,顺着田间小路往村里走去。张桂花则带着何安泽跟在后面,村里自家晒场那边还需要照看下,毕竟是几家合伙用的。 “小安泽,今年打算考什么大学啊?” “NJ大学,或者WH大学!” “到底是校长家的孩子,从小就是读书的料,再看看我们家那两个,整个两榆木疙瘩。” 难道自己这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没有,没有,二甲子也很聪明的,也就是调皮点,长大懂事就好了。”何安泽连忙安慰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张桂花 临近中午。 还别说,第一次干这种重体力活还真有点吃不消,尤其是快到吃中饭的时候,何安泽感觉自己腰都要断啦。 地里大概还需要再跑一趟就能拉完,四叔和李成还有事情要忙,看到也没剩下多少活,两人打完招呼就急匆匆赶往干渠那边的电灌站。 这会收割机已经在村头放倒了一大片麦子,眼瞅着就要到做中饭时间,可放眼望去还是一地的人。和老天抢时间的老百姓,麦收季节是顾不上休息的,那怕吃饭也是家里人做好送到地头或者干脆啃两口干粮对付下。 只有把粮食收进家里,才能心里踏实。 “安泽,中午去婶子家,婶子杀鸡给你吃。” 最后一趟,只装了大半车的麦秸。这会三人正在把一些散落的麦秆聚拢到一起,做到真正的颗粒归仓。 “不用那么麻烦,桂花婶,中午家里做了饭。” “嫌弃了不是,你帮了婶子这么大忙,婶子不得好好感谢感谢啊。” “没事的,桂花婶,都一个村的。” “是一个村的,可人和人不一样啊,这孩子,就这么说定了。” 又是一阵微风吹过。 鼻腔里充满麦草独有的清香。远处的田地里,一座座小山正在往村里移动。赶车的汉子小心地避开坑洼的路面,甩一声鞭哨,嘴里连声吆喝探头吃草的黄牛快点往家赶。 把最后一车麦秸堆放到晒场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