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 卫寂心口一滞,肩背僵硬……(1 / 2)

加入书签

月色朦胧,床头的箱柜上掌了一盏灯。

卫寂趴在床榻,薄黄的灯烛映在他清秀的面上,似是上了一层朦胧的釉彩。

软枕上摊着一册书,是有关分化一事,卫寂翻看了几页,读着读着便忍不住思绪乱飞。

从姜檐与许怀秉言辞间透露出的意思,他若真分化了,怕是会从常人变成阴坤。

朝堂上并非没有阴坤,去年的探花郎就是阴坤。

听说他的夫君是一个乡野粗汉,大字不识几个,只花了一吊钱跟两扇猪肉,便从探花郎哥嫂手中买回来做媳妇。

那时探花郎也才十四五,这个乡野粗汉种地杀猪的供养他,苦读了七八载一举中第。

俩人倒是不离不弃,日子过得很好。

卫寂曾见过探花郎的夫君一面,跟传说中五大三粗,肌肉虬结的黑脸汉子不一样,他长得很周正。

说话糙是真,嗓子很大。

如今这个杀猪汉在京城开了一家肉铺,姜檐很喜欢吃他家的猪肉渣,卫寂时不时就会去买一点。

正逢太后大丧,肉铺暂时关了张,路过时也闻不到那股勾人的油香味儿。

灯烛忽然晃了晃,过长的灯芯分了岔。

卫寂起身,拿出一把银剪,将灯芯剪去一部分,灯苗晃悠悠地变亮。

他失神地望了一会儿灯烛,重新拿起软枕上的书,但里面的字却看不进去。

虽分化成阴坤也可以考科举,但卫寂从未想过嫁人。

“你是因我被咬,此事该我负责。”

下午许怀秉在茶寮的话,卫寂一字未忘。

许怀秉说要负责,还说日后会帮卫寂入仕,然后想办法将卫寂调到他想进的府史。

不知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卫寂觉得许怀秉所谓的负责,是想要娶他。

许怀秉话里话外都透着不会阻拦卫寂前程,反而会帮卫寂谋求他想要的前程。

卫寂想进府史,做编纂、整理史料的史官,这件事他从未跟许怀秉说过,五年前在凉州与许怀秉认识时,卫寂还没规划自己的前程。

他不知道许怀秉从什么地方知道他的喜好,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会错意了。

或许对方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只是单纯‘报恩’。

对许怀秉这人,卫寂有着很复杂的情感。

以前在凉州时,卫寂有一段时间很仰慕许怀秉,对方与他年纪相仿,但无论是见识、才情,还是那份从容内敛的气度,都远胜他。

面对这样一个同龄人,卫寂心生佩服,不免心之向往。

所以他才将外祖父留下不传外的手札告诉了许怀秉,不顾危险陪他爬山挖晶石。

卫寂是打心底里拿许怀秉当朋友,后来‘闹翻’也是因为他太拿对方当朋友。

就跟探花郎那个杀猪的夫君被人非议嘲笑一样,卫寂的母亲出身也常被人拿来取笑。

笑她是粗野不知礼数的农家采药女,手比男人还要粗糙。

凉州那些看不上卫寂的世家弟子,在宴饮行酒令时,作诗拿他母亲雅谑。

曲水流觞是在许怀秉后院办的,将劈开的竹子连起来作溪,上面放着精致的饮酒器具,随着高低相间的竹溪,从席首流到席尾,杯盏停到那里,旁边的人就要端起酒作诗。

卫寂有事耽搁来得有些晚,过去时正好听到那句诗尾。

这诗作的风趣,不少人笑得打跌,说他嘴巴太毒,期间还提到了卫寂。

“这要是让卫寂听到,怕是要跟你干架。”

“那你多想了,我属马姓马,他那呆子连马都骑不上,还想骑着我打?”

众人正哄笑一团时,席首那个清正雅致的少年开口了——

“君子不在人后论是非,大家还是要正其心,善其口。”

主人都发话了,席间的人也就将这个话题揭过去,没人再提卫寂。

那日卫寂最终没有列入席内,之后他也没再去过许怀秉家。

两月后卫宗建的调令下来,卫寂便回了京城,走时他谁都没有说,也不曾跟许怀秉告别。

其实他那天很生气。

因为许怀秉说的是君子不在人后论是非,这话的意思是,这些人不应该在背后说人坏话,而不是为卫寂的母亲打抱不平。

他一直拿许怀秉当朋友,那一刻对许怀秉失望透了,单方面与他绝交。

那时卫寂十三岁,想法难免孩子气,过了一两年他大一些,想明白后便放下心中的郁结。

卫寂扪心自问,若是有一日他与许怀秉在外遇到歹人,他是否能义气上头跟那些人殊死搏斗?

答案自然是不能。

真要有那一天,卫寂一定会吓傻,怔在原地,手脚发软,怕是连喊一句救命的话都不能。

这是他的性子,天生如此。

不与人正面起口舌之争,也是许怀秉的性子,无论他心中怎么想,那日曲水流觞上那么多人,他不会呵责其他人,让人生出尴尬之色。

这就是许怀秉,十几岁便有小君子之称,被族中人,乃至许太傅都寄予厚望。

卫寂认真反思过自己,他这样慢性子,好脾气的人,怎么偏偏对许怀秉起了那么大的气性。

不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