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匈奴使团(1 / 2)

加入书签

想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超前的执行力,并且要改掉彼刘彻的坏毛病,坚决不走他的老路。  当刘彻说出那句“区区胡贼,还敢撸汉家虎须,当诛!”说出,除了那些铁血将领的热血翻滚之外,太卿,大夫,持金吾,廷尉,卫士等大小官员,一部分也被刘彻的话激起了豪情壮志,觉得大汉王朝不再受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匈奴的气了。  。。。。。。  皇帝和朝臣们又商讨了其他的要事,就草草结束,各自散朝处理自己的事。  刘彻下朝后,便去长乐宫和太皇太后聊天解闷,也不负‘天子言,乃金科玉律’,期间也尽心尽力的伺候着,这样孝敬的日子也在一天又一天的流逝。  很快就到了匈奴派遣的使者进京的日子,一大早群臣早已站在大殿,等待天子和匈奴使者。  皇帝刘启偏殿换穿了正装,挑选了好几套华丽的衣裳,都觉得很是没有威严霸气的样子,随即选了一件黑红相间的龙袍套在身上,脚踩龙靴,一身大红中衣,再配上十二旒,白玉冕的帝冠,略显得霸气十足。  太监寺人在前,景帝居中,后面则是二三十名羽林军(那时候也叫北军,是专门守护皇宫机器保卫皇宫的军中精锐。)  景帝昂首挺胸,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走到龙椅上安坐,直起腰板,炯炯有神的双眼环视低下的文武大臣。  “今日,匈奴入殿,各位柱石大臣议事可要慎重思量啊,绝不能丢了我汉家的气势!好了,宣使者进殿!“皇帝手扶龙椅一侧的龙纹靠背说道。  “陛下有旨,宣匈奴使者进殿议事!“皇帝身边的寺人尖着嗓子喊道,一传十,十传百。  “宣匈奴使者“  “宣匈奴使者“  “宣匈奴使者,进殿!“一声一声的传了出去。在宫门外等候召见的匈奴使者,在金瓜卫士的带领下,徐步走向这座政治中心大殿。使者一路忐忑,看着一路的威严庄重、泰然森立的羽林军,豪华大气的宫殿,愣是不敢出煞气,只能跟着近侍的步伐,走进这富丽堂皇而又威严甚重的未央宫。  在众文武的瞩目下,一身胡服的使者颤颤巍巍的步入到和窦英平阶的位置驻足。  “匈奴汗国特使努烈思旗拜见大汉皇帝,望大汉皇帝万寿无疆!”带着毡帽使者左手捧胸,鞠躬向大汉皇帝刘启问安。  皇帝沉默片刻,笑着回应道:“努烈思旗特使,一路幸苦,远道而来,朕心甚慰,特赐珊瑚十簇,银十两。”  众臣一阵哗然,不明白自家的皇帝陛下怎么会出手如此阔绰,也不敢多问,只好任由皇帝发挥。  努烈思旗再次握胸道谢:“努烈思旗谢过大汉皇帝!”  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含笑道:“特使,就笑纳了吧,我大汉幅员辽阔,区区数十簇珊瑚算不了什么;若日后你部异动,这稀奇之物将换用军械投至沙场,朕希望不会有那么一天,也希望你我两国世代友好,永不起兵戈。当然,大汉帝国希望国泰民安,但也不怕任何挑衅。”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是站着的。  这下傻子都能听的出来,皇帝对匈奴进犯边疆很是不满。而那努烈思旗自然也能听的懂,是什么意思,便不再言语,后退几步,处于窦英之下。  皇帝看到努烈思旗老实了许多,也不在给他脸色,问窦英道“丞相,今日努烈思旗使者,进京所为何事啊,你且上述,朕先听听!”  坐在左手第一个的窦英立马手捧板笏,站了出来。  “陛下,匈奴一个多月前欲派遣使者就边境之事进京面呈我皇,想要化干戈为玉帛;今其使者已进京面见我皇,臣收到的信息就这样,不知道努烈思旗使者还有其他事否?”  皇帝坐在上面,憋着笑,努力板着脸,颔首道:“诸位臣工,就丞相所言,各位以为如何?”  “陛下,末将认为匈奴此次寻衅滋事,使我无数边关儿郎客死边疆,无数汉家百姓流离失所,,实属可恶;就此种种末将请求陛下应发兵征讨不臣之臣,好让胡族知道我大汉绝非任人宰割的羔羊;纵然末将等战死,后继儿郎也将会为我报仇雪恨,请陛下三思!”右手边第五个武将打扮装束的人“腾”的一下子站了出来,向景帝刘启建议出兵。  只见那人络腮胡、大眼剑眉,脸上还有一道深深可见的刀疤,甚是恐怖。此人就是时任羽林副将的公孙敖,前期与匈奴骑兵交战,不说大获全胜,但匈奴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皇帝知道后便一纸调令,让他出任羽林军副统领,暂时掌管训练羽林军。  作为皇帝的亲信将领,说出这番话,就连大将军和丞相也是一阵噎语,天子刘启更是精神大振,一时间满朝文武群愤交织,此时的努烈思旗更是满头大汗,大气都不敢出,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石化了一样。  在上面坐的地皇帝自然把他的表情尽收眼底,冷笑道:“特使不必害怕,我大汉乃是礼仪之邦,不会为难你的。”  站在第三位的程不时老将军也站出来,认为公孙敖说的在理,表示附议。  本来想好说辞的努烈思旗,被公孙敖的激烈言词打的措手不及,原本还想着此次出使在大汉朝堂打出风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幕,只能把迎接大汉公主以及和亲的差事收到肚子里,留在日后再商榷。  “努烈思旗使者,你也看到听到了,今日朝会完了之后你就回草原回复你家可汗,让他以后三思而行事,切不可做出愚蠢之事,不然我大汉百万大军将陈兵于边界,和你们不死不休,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