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静思昔日凄苦(1)(1 / 3)
王连依心绪渐渐宁定,一直以来,他也不愿相信母亲是被父亲所杀,但如今母亲不是自己的母亲,父亲不是自己的父亲,却更难以接受。 过了许久,忽然惊呼:“这么久了,杨大侠他们怎么还没有找下来?” 杨夫人默然无语,王连依想上前勘察一番,又对这山洞十分好奇,最终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举起火折子,感受风传来的方向,一直向前走去。 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眼前忽然出现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一直流向不远处的洞壁,显然是向地下而走。 沿着河水一直向上,只见山势越来越高,水流越来越大,声音也越来越响,不多时便看到了一条瀑布,这瀑布虽在地下,水流却十分湍急,不过落差不大,与白天所见之银练不可同日而语。 王连依略加思索,纵身一跃,来到飞瀑之上,只见一条水柱垂直而下,如同表面裹了一层透明的冰晶,让人惊叹不已。 原来上面的湖水从这个洞中落下,由于洞中有空气流通,没有大的气泡上涌,形成这种特殊的洞天。旁边洞顶也和刚刚完全不同,成了钟乳石的模样,水滴坠落滴答作响。 山洞到了此处便是尽头,王连依只好原路返回。 来到掉落之地,看杨一心还在昏睡,杨夫人仍在盘膝打坐,便不打扰,向另一边走去。这边十分窄小,只是一会儿便到了尽头。 这里是一间石室,石门打开一个人能穿过大小。走到门前,便闻到一股恶臭。 王连依捂住口鼻,拉开石门。恶臭扑鼻,虽用手捂着,仍难忍其味。撕下一片衣襟,将口鼻紧紧捂住,又复进入。却见地上竟堆满了排泄之物,难怪恶臭难当。 王连依忍臭进入,却见这是一个小室,室内只有一张床和一卷床铺,似是有人。 王连依凝神戒备,慢慢走入。石室很小,一眼就能看光,屋内没有任何人。在床上方的墙上,写着一行字:“我是洪少显的书童的儿子的朋友逍遥仙人!”走近凝视,竟是用石头刻在墙上的。 王连依吃了一惊,逍遥仙人竟在此待过?四下张望,又看到墙上写满了字,大部分是“我是洪少显的书童的儿子的朋友逍遥仙人”,其中一条十分醒目,正是“先诛隐侠,后灭任侠,逍遥仙人,义薄云天!” 想起在九江遇到逍遥仙人的情形,他真的是先打算去东海找隐侠李玄感。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没多久他就为救王连依而死。 王连依暗想:“这逍遥仙人武功极高,按他的年岁,不可能江湖上无人知晓。但那日无论是雨雾双怪,还是浔阳帮汪一江,都没听说过此人。今日看来,他应该是刚刚离开此处不久。但此处极大,为何把那些东西留在门口?长此以往,怕是要熏晕死过去。” 王连依四下观察,发现床正对面上方有个小方框,上面既没有挂着画,也没有其他装饰,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再四下观察,没发现什么异常,转身正要出来,暗想:“逍遥仙人在此处是怎么出去的?”正思量间,忽的听到一阵“咔咔”之声从屋顶传来,跟着一物从那方口处掉落,方口快速关上——那里竟是个递物口。 回头看那抛下之物,竟是包裹在一起的饭菜,乱七八糟的混在一起,乍一看和猪食差不多,王连依感觉阵阵作呕。 他看那地方不高,轻轻跃起,抓住旁边的窗框,左手抓着,右手把那木板往左边挪,只听得“吱吱”之声,果然拉开一个小窗。顺着小窗向里面望去,却见眼影影绰绰的有影子晃过,但看不清是哪里。过了一会儿,眼前终于一黑,再也听不到人声。 王连依估摸着这小窗比自己脑袋大一些,运起缩骨功,将骨头和关节逐渐错位,缓缓爬上去。 王连依确认周围无人,从小窗中出来,重新点燃火折子,却见这也是个小室,墙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中间有个蒲团。 回头再看那小窗,周围又一层钢板定的牢固,暗想:“当年逍遥仙人说不定就是从这儿进去的,只不过后来被人钉了这层钢板,便无法从这里出来了。 推门走出小室,又是一个较大的石室,室内全是木柴,想是一间柴房。再外面便是人声鼎沸,不断的有饭菜端入端出,却是后厨。 王连依暗想:“能把逍遥仙人管在这儿的,除了杨真,不可能有别人。但杨真经常在这里出没,一定会惹人怀疑。这石室内必然还有别的出路。” 想到此处,从柴房中退回,再看这石室,和外面的柴房相比,洁净非凡,显然平日经常有人打扫。再看四边墙壁,光秃秃的也没什么异常。 走到墙边仔细观察,一点一点看过去,忽然发现一处较之旁边更为光滑,显然经常有人抚摸此处。缓缓走近,定睛一看,果然,也有一些微薄的凹陷,伸手触摸,入手处却十分粗糙,表面也堆了不少尘土,看来,有很长时间没人摸过。他对着凹陷处用力一按,身子却不自主的向前扑去,抬眼一看,却是较大的石室,与刚刚的屋子一样,也只有中间有一个蒲团,不过和那个小室不一样的是,除了正门外,其余的三面墙上挂满了画。 王连依走近,看每张画旁边都有一个烛台,用火折子点燃了。抬头一看,却见上面写着“天行健篇”,下面便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走到另一边,却是“地势坤篇”下面也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回头再看中间,上面写着“总诀篇”。 这些竟然是杨真天正神功的修行秘籍,也就是说此处是杨真平日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