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大阐约院15(1 / 2)

加入书签

看到这里,田墨雨提出一个问题:“陈兄,商君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设立法度,不但应考虑所设法度之严谨,亦当考虑设使法可行之法。  塔罗文化我也有所涉猎,今见''四照功’所设法度之严谨,很是钦佩,但可有“设立法度的法度’吗?”  “田兄一针见血,当初师伯也是考校过我们这个问题。  我们没有什么好的思路,因此也未能得到师伯传授具体的法门,但给了我们第二份文件,言说法门从秉持其义而设。”  “哦?可否一观?”田墨雨忙道。  “田兄不妨先参考参考''魔术师’的冥想词和效果,这篇几乎是直接从''二件’中得出的。”陈近北言罢,点击了翻页。  3、冥想词:我是支撑你凸显于天地间的意志,我们一同筑起精神与物质间的桥梁。  我们一起显现、点燃这世界蕴含的永恒之火,在挑战与操控之中改变天地。  我们拥有一切,资源总是应有尽有,愿望总能如愿以偿,我是你伟大的意志,发掘出真实力量的你,必将势不可挡。  来,让我教你如何行动,一起创造奇迹。  4、正负效果:  正: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个人魅力与掌控力;结合真理而产生的神圣动机;力量的增强。  负:力量削弱,软弱无力,纠结而难以下定决心,倦怠沮丧,被压抑的天赋。  在大家看过后,陈近北应田墨雨之问题,又点开了“制法之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世人常以为圣人因成圣而做以上利天下之事,却不知是因惠泽天下,方才修为臻达圣境。  天下本无武道,不过是大道于世运行之中的一个单元,人为识别用之,称之为武道而已。探其究竟,仅有人与道。  人与道之交流,即成就圣者之过程,故而欲于武道有所成就,亦是个人臻达圣境的一个部分,因此亦须行惠泽天下之事。  行事须有法,亦有使法可行之法,而行法之法从何而来?  关键在于知当为天地立何“心”,凭“心”而行,方可立命继学开太平。  此心为天下所归,那么所归何心,为何归心,又如何归心?  在《至尊宝书》中有一段描述:圣殿所在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而万民都要流归这山。  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真理所在之山,进入真理所在之殿,从中获得正确的道理帮助追求真理的人找到正确的道路。  从而得以在各个领城以真理为标准判断事物,确定是非,消弭纷争。  其中“山”和山上的“殿”,有一个共同点,即“真理”的所在。  那么真理在哪里,是在某个地点吗?  当然不是。  有趣的是,在这本古籍中亦指出了山和殿的真实指代意象,那就是“人”。  *“信靠真理的人,稳定如山。”、“人就是真理的圣殿。”  以此为推导古籍真实思想的出发点,“真理所在之处就是人”,是每个人“真实的自我”。  此看法在各国文化中屡见不鲜,佛学称之为“佛性”、玄门称之为“圆陀陀光烁烁”的本真瑜伽称之为“超灵”。  说法诸多,所述之内容均为此意,其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概念即“爱与正义”,这是人类自我升华的基础与本质属性。  真理的载体往往是一种学说,但真理却远远不是学说本身。  它具备力量,表现为身心的一种极佳的状态,既然是状态,则有衡量的途径,笔者认为“快乐”即一个极好的衡量参数和标准。  由此得到第一个需要探索的题目是“何为真实的快乐及体认、衡量和获得快乐的方式方法”。  此乐为真乐,将其命名为“樂”,这是一种真实的感觉,是可以通过实践来获得和掌握的状态,是实际地、较为清晰地认识真理的起点,目的是做到“知其然”。  而在实践中把控“乐”的情况,需要“升级模式”,这是在人类实践中有效提升努力动力的方式之一,也是衡量自身提升状况的必备。  我目前正在研究一份以发明专利为模式写作的文件,名为《一种辅助测评个人综合素质的方法和工具》,提出个人在自我提升与社会实践中的“升级”标准。  以上个人进行有益社会实践的诸多要素齐备后,就需要确定“做什么事”。  世间事务诸多,每个人所对应的都不一样,但准则,标准是共通的,就是有益于个人提升和社会发展在古代文化中,有许多此类描述。  例如玄门的“大同社会”、佛学的“佛国净土”《圣经》的“上主之国”,各有独到之处。  但遗憾的是在文化传承中,往往流于盲从迷信,或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以《至尊宝书》中描述的“国度”为参考,探讨如何将“古典范式”,变为指导现代实践的宝贵思想,将珍贵的理念,从幻想和迷信中打捞出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落实前贤的思想和伟人的志向,不在于所从事的行业(前提是合法合理合情),而在于是否能够实现自我的提升与社会的有益发展,社会的发展直接体现在“国家”的发展,也即《至尊宝书》中国度的实现情况。  现代社会人们社会实践往往存在只顾外不顾内的情况,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明白实践与自我提升在身体和心理层面是一体的。  社会实践带来的心理变化会影响身体健康乃至气质、样貌,而身体健康状况与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这一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