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钢镚儿(1 / 2)
知道不能与灯直视,众人都把目光落到了徐月身上,兴奋的问:
“这是首领刚求来的神物吗?”
徐月笑而不语,众人便当她是默认了,心中越发敬畏。
周围有不少脚步声传来,徐月不想引起骚动,让孙阿山等人带人先把幸福小区封锁起来,免得影响到其他居民。
她不怕百姓们知道电灯的存在,只怕所有人都朝家里涌来,增添麻烦。
孙阿山领命,招呼上院里这几个舍不得走的同事,迅速安排好了封锁。
而后,一行人便又回到徐家院子里,顶着十一月的冷风,硬是围着这盏电灯看了一宿。
电灯电池比较耐用,徐月开了一整晚,直到次日早上十点才完全暗澹下去。
仔细算了算,一次充电,可以持续亮十四个小时。
孙阿山等人早就离开了,毕竟还得上工呢。
再说这灯泡也看不出花来,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有没有希望能用上这个叫电灯的家伙。
徐月遗憾的摇摇头,“普及还不可能,顶多是有大型节日或者重要关头才能用。”
灯泡有使用寿命,太阳能电板也有保质期,这些东西都得小心使用。
要是坏了,徐月怕是要肉疼许久。
不过幸福小区里电灯亮了一宿的事情,还是不知不觉传遍了整座城。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原本很正常的电灯测试,传到徐月耳中时,就变成了神迹降临。
徐月笑了笑,由它去了。
天越来越冷,棉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冬日单品,价格也随之高涨。
好在徐家军及时发现,及时出面管控,如棉花、煤炭这类冬日稀缺物资价格,很快又回落到了较为正常的水平。
眼看着北都这边已经步入正轨,腊月来临时,徐月和徐大郎,带着双胞胎和马家姐弟,赶在大雪封山之前,来到了冀州河间县。
此时已是腊月二十,距离过年只有十天。
徐月一行人分两路入城,先头部队昨日傍晚就已经提前带着徐月兑换的新物资抵达。
因为徐月一路走一路巡视,人则稍微晚了一天。
马家姐弟已经提前送到城中与马夫人汇合。
翠鸟在路过家乡时,也带着代替首领巡查的任务回家去了。
徐月和徐大郎则带着双胞胎走在最后,舅甥四人一辆马车,外加两名部曲营守卫,不紧不慢的朝河间县城驶去。
这地界已经变了一番模样。
年关将近,路上都是匆匆往家中赶的远行人。
其中商队最多,他们有的从幽州带了新奇的商品往南归家。
有的听闻徐家军这里生意好做,加上战事已停,便从家乡带了特产,打算年前到冀州赚一波过年钱,好让家中亲卷换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还有城郊附近的庄民们,挑着装满鸡鸭的担子,结队往城中销售,换几个新派发的徐家币,买点新鲜玩意带回家。
冀州与幽州比邻,各色新奇商品从幽州市场流入冀州,城中商铺内的商铺,满目琳琅,直叫当地百姓们看花了眼。
徐月兄妹俩的马车刚驶入河间县城郊地界,沿途就见到了好多棚子。
这些棚子靠在新修好的水泥道路交界处,有的卖热茶,有的卖包子馒头炊饼,家家生意都好。
这些棚子是附近居民租了路边空地自己搭起来的,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妻子收银打扫,丈夫制作售卖,靠着这份路上的生意,也能养活全家。
最让人羡慕的就是那些原本就住在路边的农户,大路修到了家门口,进出城人流又大,随便摆点什么东西在家门口售卖,也能添份进项。
马车走到城门口时,各种摊子就更多了。
许多商贩老板在这等着,见有农人拿了新鲜的鸡鸭过来,一股脑的围上去,几下就把农人手里要卖的鸡鸭抢了个干净。
他们以比城中市场稍低的价格统一收购,转手到了城中集市,就能赚几十个上百个钱币。
“小鸭子!”趴在窗边的徐东北突然指着路边摊子喊了一声。
徐大郎好笑的把马车赶了过去。
这是个专门售卖草编物件的摊子,用稻草竹片编织的各种小动物和簸箕菜篮摆满整个桌面,有的染了颜色,看起来格外新鲜。
快过年了,不管是手里宽裕的还是不宽裕的,为讨个喜气,基本不会拒绝孩子们要买玩具的要求。
毕竟一年到头,也难得让孩子高兴一回儿。
“老板,这草编的小黄鸭怎么卖?”徐月探出窗外,笑着问道。
摊贩瞥见马车身后骑马跟随的两名徐家军,知道车里人身份不简单,但也没想过会是自家爹娘天天感念的首领,殷勤道:
“一只两个钱,两只三个钱,随便您挑!”
说着,用一个草帽将桌上那些小动物各捡了一只都捧到马车窗下,哄着让眼睛放光的徐东北自己挑。
徐东北很高兴,但没动,而是先看了小姨一眼,见她点头,这才捡了两只。
一只是小黄鸭,一只是小狗。
两个小东西不过孩童半个巴掌大,做得迷你精致,徐月都有点心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