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天下人的长城 三合一。(6 / 6)

加入书签

的营帐顿时乌黑黑一片,连人脸都快看不清了。

有人痛心疾首:“将军!赵王如此对你!你不可愚忠啊!”

有人慷慨激昂:“将军,我们的家人都在代地,我们愿随将军一起,守卫代地!”

有人苦口婆心:“将军!你做的还不够吗!将军已经仁义至尽了!”

他们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

“将军!无论将军如何抉择,我誓死追随将军!”有人在表忠心。

“将军!赵王已经不可信了!他今日能派一个赵葱,明日就能派一个赵郁!将军若是放那赵葱走了,恐生大祸!”有人在苦苦相劝。

“将军珍重自身啊!你若是死了!我们如何能够赢过匈奴!”还有人已经哭起来了,结果被旁边人捶了一下,止住了声。

“是啊,赵王一道命令,我们便要重回当年朝不保夕的日子了!”有人回忆起当年李牧被卸任后,代地生活的困苦。

最终,他们齐声高呼:“将军!请三思啊!”

尚谨看着李牧被围住,正暗自笑着,却听到有人问:“公子,你能现在就去杀了赵王吗?”

他这一句话,所有人的注意力又转到尚谨身上。

“公子?”怎么连他们都开始喊自己公子了?

“我们都听颜聚说了,公子年纪虽小,却有通天的本事,真的能让赵王付出代价吗?”那人蠢蠢欲动,显然恨不得自己去。

“就是!我们累死累活地守着赵国,他这个赵贼!”

瘦高的亲兵骂了一句:“呸!赵王何知?中寿,其墓之木拱矣!”

尚谨听着这话只觉得熟悉,想起来后心中感叹,李牧手下人才真多啊,还有用《左传》骂人的?

「……李牧的兵,比李牧还大胆啊!」

【毕竟春秋战国没那么强的国家概念,就说去年,韩国有灾,韩国好些人都直接跑到秦国来了。】

[渡鸦:也难怪赵王会相信李牧有反心,毕竟有没有反心不重要,李牧要是想反,他就能反,我看边军别叫边军了,改叫李家军吧。]

[明度:那也不是他猜疑的借口,赵王迁这个狗东西,活该被骂!]

[岁岁如初:这帮子兵对我胃口,快劝劝你家将军!]

“公子,你再劝劝将军,将军就是太重稳了,不肯让我们冒险。”

“我不是什么公子。”尚谨试图解释自己的身份,这一句淹没在一堆亲兵的话语之中,压根没人听见。

“公子!秦王的承诺当真吗?真的不会害了将军吗?”

“公子,你多说几句,将军他就是太过仁厚了,才让赵王欺负。”

“武安君这名号不错啊!就是不太吉利……”瘦高个摸了摸下巴,他已经开始想他们将军以后封侯叫什么了,他灵光一闪,“要不封武冠君吧!全军第一多好听啊!”

「这是什么冠军侯的翻版啊?」

【这人真的挺有文化的,点子也多。】

粗犷的亲兵叫嚷道:“将军,别犹豫了!这小公子掏心掏肺的,你实在不愿意,就放人家走吧。我们跟着你,跟匈奴和秦军死战!”

说罢他咧着牙还提醒尚谨:“小公子,你走了记得去杀赵王,我以后要是能活着回家,给你供香火!”

怎么越来越离奇了?!

原本还思绪清晰的尚谨都快被说糊涂了,身边这些兵一人一句,屋里吵得要命,都快听不清了。脑子里面快被将军和公子四个字挤满了。

李牧故意咳嗽了两声,众人顿时鸦雀无声。

医师刚巧从外面进来,疑惑地看了一圈,问:“怎么一个个的都不说话了?方才不是可热闹了吗?”

他拿了一盏亮眼的灯放下,走到尚谨身边大力的拍了他一下,夸赞道:“你行啊!赵葱差点没命!”

赵葱是赵国宗亲,常常拖将军后腿,今天胆子大到敢这个地步,胆敢行刺将军。这事已经在军中传开了,大家都群情激愤,要不是被拦住了,怕是赵葱一会就不全乎了。

尚谨不知该作何感想,只觉得自己肩膀被拍得生疼。

【宿主,没事的!他死是他活该!】

尚谨摇了摇头:“他死了反而不好交代了,我那时是太紧张了,怕他真的伤了将军。”

“就该再重点,哎,不对,你一个孩子该害怕了。”

“哪有啊?小公子刚还说帮我们报仇呢!这个破赵王!呸!”

医师眼睛一亮:“真的啊?我能派上用场吗?我前些日子才在军营跟前发现了一株毒草。”

尚谨哭笑不得,李牧手下这个个都是人才啊!

李牧看着他们几个插科打诨,笑着摇摇头,摆了摆手让他们安静些:“让我想想。”

灯火通明之下,李牧眉头紧蹙,神色几番变换,面上呈现出难以辨识的复杂之色。渐渐地,他终于平静下来,只剩一抹深沉的思虑之色,浓重如雾,几乎要将他包围起来。

众人还要再劝什么的时候,外面一个亲兵匆匆跑进来,喊道:“将军!又有一队人马来了,说是来辅佐赵葱与颜聚!我们把他们拦在外面了!”

所有人一起看向李牧,都在用眼神询问他该如何做。 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