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各有悲喜(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段南歌要秦渊将调整广陵城布局的事情先与州牧和城主说清楚,但真正开口时,秦渊却只说了司天监要来广陵城的事情,且还将责任推给了皇帝,硬说是皇帝担心,非得让司天监来广陵城卜上一卦。

吴州州牧和广陵城的城主一听这是皇帝的意思,自然不好拒绝,想着反正只是司天监来卜上一卦,他们只要安排好接待司天监的事情即可。一个占星问卜的司天监还能影响他们什么不成?

得了吴州州牧和广陵城城主的应允,秦渊回到吴王府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折子,而那折子里除了调整广陵城布局的事情,还写了兴建水军和启用新的官吏甄选制度的事情。兴建水军自然是秦渊的想法,而新的选官制度则是段南歌提起的。

那折子由暗影卫带离广陵城,三日之后就到了京城。

彼时,皇帝、段弘和秦昊都坐在御书房里。

今日秦昊也是带着折子来御书房的,秦渊走后,秦昊就专心政务,虽然一直看秦渊不顺眼,可秦渊临走前给他的建议,秦昊都记在了心里,因此这几个月来秦昊不急于拉拢朝臣,不忙着兴建势力,只认认真真地完成皇帝交给他的每一项任务,真正与贤妃拉开距离之后,秦昊果真就觉得皇帝待他亲切许多。

“启禀父皇,”由苏和将折子转交给皇帝,秦昊沉稳地说道,“儿臣认为如今朝中官员冗余,处理事务的过程繁杂,应适当精简。”

秦昊说得简练,可那折子里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长篇,除了写明了朝中官员冗余、办事过程繁杂的现状,还条理清晰地写出了详细的解决办法。

通常这样长篇大论的折子皇帝是不会细看的,因为每天都要看许多折子,所以比起看折子,皇帝宁愿听人口述,但皇帝同样知道自己的这个四儿子天

生寡言,若用说的,怕也不会说得太过详细,还得他自己去琢磨,倒不如看看折子。

将折子从头到尾地细细看过,皇帝转手便将那折子交给苏和,苏和会意,拿了折子就给段弘送去了。

看着面容沉静的秦昊,皇帝沉声问道:“这折子上的事情,都是你自己想出来写上去的?”

眼睑微垂,秦昊不慌不忙道:“回父皇的话,儿臣愚钝,思虑尚有不周之处,是府中客卿群策群力,才让儿臣写出了这样详尽的折子。”

“嗯。”皇帝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那你可知道这件事若要办起来可谓困难重重,朝中那些在你看来是冗余的官吏大多都是世家子弟,若将他们革职,你要朕如何再安置他们?”

“儿臣愚钝,”秦昊沉声道,“这些世家子弟有手有脚且年轻力壮,为何要朝廷养着他们?他们的父辈、祖辈耗费毕生精力为天宋呕心沥血还没吃一口闲饭,他们明明正是该建功立业的时候,为何虚度年华?儿臣以为,与其将百姓们上缴的苛捐杂税浪费在他们身上,不如用来奉养肱骨老臣。”

听到这话,段弘不由抬眼看了看秦昊,将手中的折子放下后边沉声说道:“臣赞同楚王此言。”

老臣都还在拼命,那些小的却犹如颐养天年一般混吃等死,这像话吗?

得到段弘的支持,秦昊心头一喜,又道:“父皇,朝堂之上无儿戏,朝廷上下每一个官员的言行都有可能左右天宋的未来,而他们的能力直接关乎天宋的现在,官员的任用本就该选贤举能,岂能只看一个姓氏?这天下有志之士、有才之人又岂止世家子弟?儿臣以为与其让那些无才无德的世家子弟占着官职,倒不如提拔寒门之士。”

“嗯……”听了这番话后,皇帝沉吟半晌才问段弘道,“远之

,你说那新的选官制度,是不是可以用了?”

段弘拧眉,摇了摇头,道:“若将新的选官制度拿到朝堂上去跟三省六部商议,再等十年这制度也无法推行下去,可若不顾众臣意见而态度强硬地推行新政也并非明智之举。”

陛下只是个发令者,真正办事的是六部中人,可若这个新的政策得不到六部认可,那那些油头滑脑的官员必不会认真办事,拖延的借口还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唉……”叹息一声,皇帝靠着椅背,既无奈,又疲惫。

难啊!

御书房的门恰在此时被人敲响,苏和快步前去应门,而后喜笑颜开地回来。

“启禀陛下,吴王爷来信了。”

“渊儿?”皇帝的眼神一亮,什么无奈、什么疲惫顷刻间烟消云散,那脸上的笑容要多明媚就有多明媚,“快拿来给朕看看!那小子总算是想起朕来了!”

这可是渊儿离京之后给他写的第一封信!

苏和连忙小跑着将那折子送到皇帝手中。

皇帝打开折子,细细一看那神情就变得微妙起来。

“臭小子!”

渊儿离京许久,难道就不想问问他的身体如何?不想问问他的岳丈如何?怎的通篇都是正事??渊儿何时如此勤政了???

秦昊和段弘面面相觑,而后齐齐看向似有不满的皇帝,两脸疑惑。

那折子上写什么了?

冷哼一声,皇帝直接将那折子扔给了段弘:“自己看去!”

段弘接住折子,翻开一看就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