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时间和空间(2 / 3)

加入书签

法星系统的第三颗星,和太阳的距离大约为四点二光年。

半人马座α距离太阳也很近,只比比邻星远零点一光年。它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另外一颗恒星,它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红色圆圈。

不管是比邻星,还是半人马座α,距离太阳系都是以光年来计算的,哪怕是拥有太空穿梭技术,穿梭如此远的距离,会发生什么、见到什么,或者是遇到什么问题,都很难直接预测到,而宇宙飞船项目组,制造宇宙飞船的过程中,肯定要提前研究相关的技术。

这就是最大的难点。

当宇宙飞船的探索任务,放大到太阳系外探索时,项目组就感觉飞船制造工作,就更加难以完成。

好在,项目组不是没有成果。

项目组最大的成果来自于核聚变研发组,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制造出了第二台核聚变装置。

这台核聚变装置,只需要两年更换一次燃料,输出机组能够提供稳定430万千瓦时的功率。

430万千瓦时的功率,已经相当高了。

一般发电厂的单个大型机组,功率也不过百万千瓦级别,核动力机组来说,国内第一座核-电站,输出电功率也不过310万千瓦时。

430万千瓦时,是个非常可观的数据,足以支持宇宙飞船,开启大功率的z波,并快速完成太空穿梭。

当然了。

第二台核聚变装置的制造,耗费的资金也是非常庞大的,直接消耗的经费高达690亿人民币,比大型航母还要值钱。

另外,装置制造出来以后,比设想中的宽了一圈,用于制造宇宙飞船,也会让飞船外层多出一圈,其他位置也需要相应的扩大。

这些都是问题。

好在项目资金的问题不打,因为宇宙飞船项目有十几个主要国家参与,国内负责整体的设计、监督,投入的资金则只花费在几个核心部件。

核聚变装置,也就是动力装置是其中之一。

这部分的花费都是国内进行投入的,庞大的资金投入,来源于直接拨付的项目经费,而大部分经费则来源于高新技术收入。

比如,反重力技术。

反重力技术、装置的售卖,带来远远不断的大笔收入。

另外,空间信息科技公司,也拥有持续不断的大笔收益。

两者放在一起,才能支持宇宙飞船项目组,进行核心部件的研发,也继续支持项目进行。

此时,周宏坐在办公室,正在审阅上报的文件。

宇宙飞船项目太过于庞大,每天需需要处理的研发、制造文件,最少也有几百份。

普通的申请、上报内容,周宏就交给相关小组的组长负责,但有一部分必须是他自己负责。

比如,手里这份项目研发申请。

“赵院士做出的申请?”

因为是赵奕做出的申请,直接就交到了周宏手里,他甚至都想直接批复,赵院士的申请有什么可看的?肯定是先同意再说。

当看到申请的经费时,周宏还是犹豫了一下,初期就是二十亿的经费,资金量实在太过庞大。

他仔细看了起来。

项目的标题有些平平无奇,“z波检测技术?检测技术,需要这么多资金做研发吗?二十亿,都够制造几台大型z波发生器了。”

周宏继续看下去,才知道z波检测技术具体是什么。

“瞬时检测z波覆盖范围,是否拥有大质量障碍物?”

“这是及时雨啊!”

宇宙飞船项目组一直发愁的是,如何避免超远距离探索,太空穿梭会发生危险的问题。

在理论上来说,以光年为单位的太空穿梭,是有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倒不是直接装上超大星体的意外,而是担心遇到小星体,像是几十吨、上百吨重的小星体,才是最危险的。

z波覆盖路线上,存在超大质量的星体,会直接影响z波压缩倍率,让宇宙飞船无法完成远距离穿梭。

比如,太阳系内的行星。

如果z波直接撞上了火星、地球等,就根本不会产生超高倍率的压缩,太空穿梭也就根本不会成功,自然也就直接避免了危险。

小行星就不一样了,因为质量是有限的,也同样会大大影响到压缩倍率,但并没有到让穿梭失败的程度,而是会让飞船进行一定的穿梭,穿梭距离没有预想中的远,路上却有一定概率,会直接撞击在小行星上。

现在赵奕申请的《z波检测技术》,目的就是探测穿梭路线上,是否存在小行星阻挡,等于是直接帮宇宙飞船项目,解决一直困恼的大问题。

“批了!”

“直接通过!”

“如果能研发出这个技术,项目的大问题就都解决了!”

周宏是这么想的,但他没办法自己做出,审批初期二十亿的项目,还是象征性的召开了会议,并视频链接赵奕,让赵奕做相关的研发讲解。

赵奕做了简单的讲解,说明z波探索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在实现太空探索的重要性,项目组就做出通过的批复,申请就到了高层领导手里。

高层领导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甚至连内容都只询问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