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与青春告别!(1 / 3)

加入书签

燕华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室。

好几个教授亲自上手,对新引入的设备进行调试,他们工作的时候,不仅认真、细致,还都非常的激动和兴奋,处在了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这是因为物理实验室,拿到了上百万的经费,引入了一大批新设备。

在准备实验方面,他们自然是认真积极、斗志昂扬,同时好多理学院的教授也感慨,“赵奕,终于想起理学院了啊!”

好多人感觉真挺不容易的。

赵奕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但他在数学、物理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都是理论上完成的,和应用没有关系。

同时,他在医学、机械、材料等方向,也取得了好多的成果。

这些都是技术领域的成果,和应用直接挂钩,附带推动了相应的实验室快速发展。

比如,生物医学研究所。

还有金属材料实验室、动力工程实验室、机械系统与震动实验室,等等。

大学里好几个普通的实验室,都迎来了快速发展,他们拿到了大笔的经费,做出了国际顶尖的成果,实验室的环境、设备也迎来大升级。

理学院一直没什么发展,因为赵奕并没有做数学、物理应用相关的研究,根本用不上设备和实验室。

这也是理学院郁闷的地方。

现在好了。

赵奕终于要做物理实验,他果然想到了理学院的实验室,结果实验室直接拿到了百万经费,还引入了一大堆的设备。

哪怕只是水木大学实验室淘汰下来的设备,也足以让物理实验室迎来设备大升级。

当然了。

这些设备的引入、升级,目的是为了做项目。

好多人也讨论起‘超导反重力’项目,“你们说,能不能成功?反重力啊?听起来就很科幻。”

“超导反重力是李宁的理论,我相信赵奕,但不相信那个李宁……”

“赵奕相信他。”

“当然,不然怎么做实验?我觉得吧,还是有希望的,反正是赵奕做的。不过,如果成功了,会怎么样?”

“那还用说吗?两个诺贝尔!”

“两个?”

“赵奕和李宁一起啊?这种情况一般是共享到诺贝尔。”

“也可能是李宁获奖,还是要看评选,不过,如果数学理论支持和验证,两者都是赵奕做出来的,他肯定也会获奖。”

“还是要看情况吧,也不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像是这类型的研究,如果做出的成果并不大,也许获得诺贝尔需要等个几十年,有的人根本等不到就死去了……”

“如果等个二十、三十年,也许就是赵奕自己获得诺贝尔了。”

“为什么?”

“李宁,is-die~~~”

“……”

当理学院众人讨论不休的时候,李宁正在和赵奕一起研究超导反重力的数学逻辑。

其实也不是一起研究,可以说就是赵奕自己做研究,是在对之前的内容做整理,顺带给李宁讲上几句,李宁有些悲哀的发现,好多地方弄不懂,尤其牵扯到‘虚构’的地方。

超导反重力的数学构架,当然不完全是真实的。

有些就只是构架,是对实验内在情况的推理、想象,再把想象的逻辑和实验结合,来构造一整套数学体系。

比如,切面理论,本身就是‘想象’出来的。

切面理论是信息学院大二学生朱理提出的,他说离子晶格自选会在平行方向,产生一个拥有‘隔断空间’效果的切面,

赵奕利用已知的数学逻辑,去思考切面的可能性,发现它符合内在的数学逻辑,无法被实际存在的理论证否,就被设计构架出来。

现在赵奕完成了围绕‘切面理论’的一整套数学构架,实验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知道会成功,唯一不确定的只是,‘切面阻隔空间的效果如何’。

效果,是有区别的。

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完全阻隔空间,空间挤压造成的引力,就会完全被切面阻隔,处在切面上下的物体,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引力。

之所以只是强调引力,是因为赵奕还没有完成电磁力的解析,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论证,切面是否能阻挡电磁力作用。

‘完全阻隔’,肯定是不可能的。

实验环境局限性很大,并不会进行高能量的实验,就无法让离子晶格密布整个空间。

但是,只有切面理论是正确的,就一定会起到效果。

这就好像是水流中的渔网。

渔网的漏洞再多,缝制渔网的线也能起到一定的阻拦作用,而不是对水流没有任何效果。

“实验设计的还是要更严谨,强度要更大一些。”

“还是等等吧。”

“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属于一个高性能的实验……”

赵奕指的是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也叫作超导体,指的是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10的负25次方,可以认为电阻为零。

这个实验需要大量的超导材料,实验设计还需要非常的严谨,他可能通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